一、世界汽车之父是谁?中国汽车之父是谁?
世界是亨利*福特
中国是饶斌
二、中国的汽车之父是谁?
这个话题不太好说。
有一个说法:“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 饶斌,1913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吉林市委书记、省委委员,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1987年8月29日因病逝世。饶斌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成功地领导建成两座大型汽车厂――一汽和二汽。
应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
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终究是值得钦佩的。
三、中国导弹之父是谁?“二弹”之父是谁?
中国导弹之父大家的观点还比较统一,公认是钱学森。 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上述获奖的23位中国科学家均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
四、中国抗日之父是谁?
李升,1867年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屠桥街一个贫苦的搬运工家里。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到处横行,李升非常气愤,他很想像在俄国时那样,拿起枪来打日本,但一直没有机会。
1932年秋的一天,李升赶邮车往佳木斯去,途中被大汉奸于琛溦的伪军截住,硬把邮件卸掉,装上一车武器弹药,派一个伪军押运。李升对伪军恨透了,当车走到江边时,他假意说车坏了,要修理一下。
伪军大队继续往前走了,只留下那个押车的伪兵。李升趁这个家伙不注意,操起一根棒子对准他的后脑砸去,并迅速地把伪兵的尸体和车上的武器弹药都推到了江里。然后他跑到了一个就近的集市,把车马都卖了。李升因打死伪兵不敢回方正,就流落到鹤立河南岸的七号屯,这是个朝鲜族聚居的屯子,他在这里打短工,割水稻。
七号屯是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所在地,中共满洲省委驻松花江下游代表冯仲云同志,当时正在这里与县委的同志一起开展抗日工作。由于汤原地区农村朝鲜族群众较多,日本特务、汉奸和封建地主便极力进行破坏活动,挑拨离间两个民族关系,使汉、朝两族群众产生隔阂。冯仲云同志和县委领导动员许多同志去做汉、朝两族群众的团结工作,不向汉奸地主交租。县委领导和党员大多都是朝鲜族,所以朝鲜族农民很快就发动起来了,而汉族农民却没有起来。
李升当时很着急,他亲身经历过俄国的革命斗争,深知只有穷苦人都联合起来,才能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于是他积极主动地向汉族农民作宣传工作,参加和支持抗租运动。经过深入的宣传教育,消除了民族隔阂,汉、朝两族农民集合起来,到鹤立镇举行抗租和抗日大示威,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军和汉奸的嚣张气焰。在此基础上,汤原中心县委在七号屯召开了群众大会,成立了汤原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汤原反日游击队,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反日斗争。
加入共产党
李升在参加抗租斗争中认识了冯仲云和县委的同志,他更加靠近党组织,也参加了冯仲云组织的干部训练班。在训练班里学习了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和革命道理,他的觉悟更高了,他向冯仲云同志提出要求加入共产党。
他说:“我在东北乡村各地都跑过,没看见过像你这样一个大先生,刻苦地跑到这样穷苦的乡下,来告诉我们这许多抗日救国的大道理。我现在才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我一定要拼着我的老命为共产党做事,我要做一个共产党员!”
由于他思想坚定,积极参加抗日斗争,表现突出,1933年初,经冯仲云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日伪军攻占了方正县,烧了半条街,李升的房子被烧了,他的老伴和两个儿子也都被敌人杀害了。六十多岁的李升对敌人更加仇恨,抗日也更加坚决。他到处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了许多救国会员。
由于他生活经验丰富,机警沉着,腿脚又快,虽然年岁大了点,但更易于掩护,所以党组织安排他做了交通工作。他往返于各抗日联军部队与地方抗日救国会之间,传递情报,护送人员。南满的抗联一路军与北满抗联的三路军一度失掉联系,李升这个70多岁的老人,历尽难险,步行一千多里,从小兴安岭跋涉到长白山使这两支抗日劲旅恢复了联系。
一次李升上佳木斯送情报,被特务跟踪,他集中生智跳下火车,日本人一路追杀抓他,李升躲到悦来客栈,装作得了霍乱病,日本人不敢靠近他,使李升躲过一劫。根据这个故事而创作了《红灯记》,李玉和、李铁梅是创作人物,但跳车人的原型就是李升。
1950年李升是首届黑龙江省人民代表,毛主席得知李升事迹后,送给他一副手杖,并把“革命之父”四个字刻在手杖上,他还被称为“抗联之父”。
五、中国种子之父是谁?
中国种子之父应该是袁隆平。因为袁隆平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培育了优质的杂交水稻种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解决了粮食问题。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六、中国卫星之父是谁?
孙家栋,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1956年入党,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1929年,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从小学到高中,孙家栋的成绩都非常优秀。抗日战争结束后,孙家栋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预科班,并主修了俄文。1950年孙家栋参军入伍,成为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学员,自此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1951年,孙家栋在校入选了第一批留苏空军学员名单,进入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通过刻苦钻研,他用5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班级里的末位生到全优成绩毕业,获得了该学院颁发给最优学生的“斯大林奖章”。
1958年,孙家栋从苏联回到国内。组织安排他参加导弹研制计划,这原本和他所学的专业并没有特别强的关联性,可孙家栋没有怨言,立刻参加了导弹研制计划,东风系列导弹便是在他的参与下设计出来的。从1958年到1967年,孙家栋全身心扑在了导弹研制事业上。
1967年,中国组建了中国空间站技术研究院,孙家栋被钱学森亲点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二话不说再次转向,带领18名精英骨干全身心投入到卫星事业之中。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后,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1971年,中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1984年,第一颗同步实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1986年,第二代卫星“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发射成功。从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个。孙家栋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2004年,中国宣布启动探月工程,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挑起了工程总设计师重任。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开启了新的篇章。作为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作为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孙家栋提出了202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
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的全部过程。如今,中国航天正如他所愿,稳步向巅峰挺进。
七、中国列车之父是谁?
詹天佑(Jeme Tien Yow),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1861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1919年4月24日去世,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1919年4月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
八、中国兵器之父是谁?
中国兵工之父是俞大维。
1897俞大维年生于浙江绍兴,就读于复旦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1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3年即连获硕士、博士学位。1921-1932年赴德国深造,研究数理逻辑与兵学。1925年,他写了一篇题为《数学逻辑问题之探讨》的论文,刊登在爱因斯坦主编的德国数学杂志《数学现况》上,俞大维成为在这本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个中国人。几年后,华罗庚成为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第二个中国人。
然而,生逢乱世,为报效祖国,他成了一名弹道专家,一九三三年,他开始担任兵工署署长兼任兵器教官,成为国民政府制造兵器方面的领军人物。
八年抗战,在极度艰难的环境里,俞大维领导兵工企业坚持生产,研发出性能良好的“中正式”步枪,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保障了正面战场的武器供应,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兵工生产和研发体系,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的“兵工之父”。
俞大维是国民党政权中,担任国防部长时间最长的一位,前后共十一年。俞氏一生不但学问渊博深厚,且嗜书如命,藏书颇丰。1993年2月,俞大维皈依佛门,取法号日“净维”。1993因病逝于台北。享年97岁高龄。
九、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郑文光(1929-2003)中国科幻文学之父,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
郑文光,作家。祖籍广东中山,生于越南海防。1947年回国。1948年入中山大学天文系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科学大众》编辑、编辑主任、编审,《文艺报》记者,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普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著有长篇科学文艺读物《飞出地球去》、《飞向人马座》、《神翼》等。逝世于2003年,享年74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十、中国佛学之父是谁?
金陵刻经处创办人杨仁山(1837—1911),美国汉学家维慈称之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远观其势,当代人也会多以传统眼光视之,但殊不知在当时诸如谭嗣同、梁启超等社会精英眼中,杨仁山却是一个“中学西学”、“新学旧学”兼通的人物。
确实,杨仁山可谓近代中国第一批真正走出去看世界的人物。他先后随曾纪泽、刘芝田出使英法,前后两次,共计六年。考察西方,不仅让他对西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买回许多西方科技仪器帮助时务学堂办新学,而且产生了当时乃至后来中国都难以产生的深刻的思想认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