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是真黄金,黄鱼就是金条,根据分量又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民国期间,金条是非常流行的储值货币。尤其在战乱时期,富裕人家通常贮藏不同数量的金条,俗称“黄鱼”。最常见的规格是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通常指10市两的金条,小黄鱼通常指1市两的金条。根据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1市斤等于500克,16市两合计1市斤。当时1市两折合31.25克左右,约等于1金衡盎司(31.1克)。因此,大金鱼一般重10市两325克,小金鱼1市两32.5克。不论大小“金鱼”,一般不在普通市场流通的,需到银行、钱庄兑换成银元,才能消费使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