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基本知识水产类原料

125 2024-02-05 23:20

水产品是指水生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动植物。主要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

1.鱼类鱼类是指生活在水中,体被鳞片,以鳍游泳,用鳃呼吸,以颌捕食的较低等的脊椎动物。根据鱼的生长环境可将鱼类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两大类。(1)淡水鱼1)鲤鱼。鲤鱼又称赤鲤、拐子和鲤子等。鲤鱼头大嘴小有须,鳞片大而厚,侧扁,腹部圆,肛门凹人的为雄性,凸出的为雌性。按生长地不同可分为河鲤鱼、江鲤鱼、塘鲤鱼。河鲤鱼色黄,鳞片有光泽,腹小身略长,尾红;江鲤鱼鳞片和肉均为白色;塘鲤鱼腹大身短,鳞色灰暗,刺硬,有土腥味。鲤鱼种类较多,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淮河流域中,是我国最早、最广泛的养殖鱼类。一年四季均产,以二、三月间出产的最肥。我国黄河上游所产的“黄河鲤鱼”质量最好,广东高要县产的“文岌鲤”也较佳,有“鲤中上品”之称。鲤鱼肉厚肥嫩,味鲜,吃法较多:煎、焖、炸、煮、炖均可。2)鲫鱼。鲫鱼又称鲋鱼、蓟鱼、土鱼等。鲫鱼体形宽扁,长圆形,背高,体色多为灰黑色,也有金黄色的,嘴上无须,鳞细小,刺多。鲫鱼是内陆地区分布最广、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淡水鱼。广泛分布在各地江河湖泊或各式鱼塘中。一年四季均产,二月至四月最肥美。长江中的鲫鱼体积最大,但湖泊中体积较小者肉质优于长江中的鲫鱼。北方的以河北白洋淀所产的最优,南方的以江苏龙池所产最佳。鲫鱼肉嫩、味美,在烹饪上使用广泛,可清蒸、干烧、煎焖、炸、煮汤等。

3)鳊鱼。鳊鱼又称鲂鱼,是我国淡水鱼中较为著名的品种之一,分布于江河湖泊中。一年四季均产,以冬末初春所产最肥。鯿鱼有河鳊、塘鳊之分。河鳊头小尾小,身扁而阔,鳞色银白而有光泽,塘鳊身较为短窄,鱗色灰白而暗淡。鯿鱼肉质幼嫩,尤以腩部最为肥美香浓,烹饪上以清蒸、炸、红烧等最为常用。4)团头魴。团头鲂 又称武昌鱼,由于其外形与鳊鱼相似,且色同为银灰色,因此,人们常把团头鲂混称为鳊鱼。团头鲂体高而侧扇,头小,口宽,上、下颌无角质突起,背鳍硬刺短,尾柄较高,鳞片基部灰黑,边缘较淡,鳞片前后相连,构成十几条银白色的色纹。团头纺主要产于鄂东南的鄂城县的梁子湖带, 以冬春所产为佳。团头鲂肉质较鳊鱼更嫩,味鲜,烹任上以清蒸最佳。5)青鱼。青鱼又称黑鲩、青鲩、螺蛳青。青鱼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圆,无腹棱,棕黑色,咽喉有一行咽牙,腹鳍、胸鳍各一对,背鳍、臀鳍各一个,尾鳍交叉。主要产于长江、珠江等南方水域,是我国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一年四季均产, 秋冬季较肥。青鱼肉洁白,细嫩,刺少,烹饪上以清蒸、红烧为多。亦可取肉切片、丁、条,或剞花刀(如菊花、荔枝等),亦可制鱼丸。6)草鱼。草鱼又称鲩鱼、鲜鱼、白鲩,与青、鳙、鲢同为我国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草鱼与青鱼相似,其身体呈圆筒形,微绿色,头部扁平,尾部侧扁,无腹棱,肚为灰白色,嘴稍圆,无须,眼小。我国南北方均有出产,以湖北、湖南所产最好,一年四季均产,九十月所产最肥。草鱼肉洁白,细嫩,有弹性,肉多刺但味美,可清蒸、红烧、炸、炒片、制鱼胶等。7)鲢鱼。鲢鱼又名花鲢、白鲢等,是我国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鲢鱼体侧扁,稍高,腹部狭窄,鳞片细小。与鳙鱼相比,脊部及两侧稍白,头部稍小,身上没有黑色斑点。主要产于长江以南的淡水湖中,池塘也有饲养,以湖南、湖北出产最多、最好,一年四季均产,以秋天鲢鱼肉质细嫩,肥美,但肉多刺。烹饪上可清蒸、红烧、烩。瓶有

8) 鳙鱼。鳙鱼亦称胖头鱼、花鲢、大头鱼等,是我国四大淡水养殖鱼之一。鳙鱼与鲢鱼外表相似,但鳙鱼背部及两侧上半部比鲢鱼的色泽要黑,腹部灰白,并带有黑色斑点,头部较大,约占体长1/3,肚背也比鲢鱼宽厚。我国各地均产,季都有,但冬季最肥。以南方所产为好。鱼味鲜美,尤其鱼头肥香,嫩滑美味,黑任上可蒸、红烧、炖等。饮食行业多选用其头部。

9)鳜鱼,亦称桂花值、李花鱼、桂鱼等,是鱼中佳品微鱼身形伯丽,体高而侧痛,背部隆起,色青紫,带有光泽,具有不规则黑色班纹,嘴大略倾斜,口中有利齿,下领突出,头尖长,吻尖突,前却普温后缘锯齿状,背储硬极发达,纳细小,生活于江商浦泊之中下层,性凶猛,有“鱼霸”之称。以南方产量较多,一年四季均产,春季肥硕。鳜鱼肉质丰满,肥厚细嫩,色洁白,骨剌极少。无论使用何种烹调方法,都鲜美非凡,鲜味绝佳,尤以清蒸为佳。10)非洲鲫鱼。非洲鲫鱼也称罗非鱼、福寿鱼,因原产非洲莫桑比克而得名。其外形与我国鲫鱼相似,但个较大,大者可达4 kg。1950年我国开始引进,现全国各地均有养殖。此鱼生长快,繁殖力强,已成为我国主要食用鱼之一。我国南方出产较多,每年秋冬出产最佳。此鱼肉质鲜美,细嫩,刺少,因此烹任上以清蒸、红烧为佳。1)脆鱼。鲍鱼亦称江团、白吉,是名贵的洄游鱼类。鲍鱼体修长,前部扁平,腹圆,后身渐细,大者可达1 m以上。背灰腹白,体表无鳞,吻长圆实,有须四对。以长江下游出产最多,每年四月至五月出产最佳。

11)脆鱼,肉细软嫩,鲜美肥润,鱼鳔肥厚,可作鱼肚。烹饪上以红烧、清蒸、白汁为佳。

12)鯰鱼。鯰鱼又称鲇鱼、无鳞而有较多黏液。生长鱼身青灰,腹白,头大,嘴扁有须,尾略扁,生长于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中。四季捕捞,常年鲜食,最佳的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此鱼肉质嫩滑松软,不结实,骨刺少,烹饪上以豉汁蒸、红烧为佳。13) 鮊鱼。鮊鱼又称白鱼、翘嘴白。鮊鱼侧扁,体细长而呈柳叶形,长25~40 cm,口大,嘴尖而向上翘,上唇短,下唇长,腹具肉棱,背鳍具硬刺,鳞细银白。产于我国各地淡水湖泊中,一年四季均产,以六七月产量较多。此鱼肉嫩味美,但肉里飞刺较多且细,烹饪上适宜红烧、清蒸、制鱼丸、熏等。14)鱸鱼。又名鲸鱼、黄钻。身体长而大,呈亚圆筒形,鱗色清灰,头尖长,口大而呈喙状,尾鳍交叉,眼小,背微黄,腹银白色,鱼牙尖长。产于我国淡水河湖中,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出产较多。一年四季均产,以冬春所产最佳。此鱼由于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因而膘肥体壮,肉质细腻丰腴,味鲜,骨刺稍多。烹饪上以红烧最佳,也是制作鱼丸的较好原料。15)银鱼。银鱼又名面条鱼、残脍鱼、白鱼等。鱼体细长,圆柱形,后部左右侧扁,头部上下平扁,全身白色透明,无鳞,口大,体小,无刺。主要产于太湖、淀山湖及全国近海海域中,春季较肥,以太湖银鱼最著名。清明节后因产卵而干瘦,可供晒制鱼干。鲜食以小者为佳。银鱼内质色白如低,细戴无比,没有股味。

16)黑鱼。黑鱼又名乌鱼、乌鳢、生鱼、蛇头鱼、斑鳢等,体黑色,体形略呈圆柱形,口大,裂伸过眼后,头部似蛇头,覆盖有鳞片,后部逐渐侧扁,其背、侧呈黄褐色或黑色,有黑色斑点纹,腹部淡白色。雄性鱼胸部有许多黑班点,尾绩前仅有两列黑斑。除西北高原地区以外,全国各地河川、湖泊均有出产。黑鱼肉富有弹性,骨刺少,味鲜美。烹饪上可适用于清蒸、煮汤、煲汤、切片等,尤以煲汤的滋补作用明显。17) 黄鳝。黄鳝亦称鳝鱼、长鱼等。黄鳝体形细长如蛇,头圆,前段圆粗,尾部短细,背褐,肚黄,眼小,无鳞,浑身滑腻有黏液。分布广泛,生活于江湖、水库、池沼地和稻田中,生活力强,产量大,春末夏初是鳝鱼的上市旺季,尤以小暑前后一个月内最佳,以腹黄者为佳品。黄鳝肉嫩,味鲜,无骨刺,烹饪上可油炸、红烧、酒煸、椒盐、炒片、炒丝等。18)泥鳅。泥鳅亦称鳅鱼、鳍鱼,因长期沉于泥水中生长而得名。泥鳅形似黄鳝,但比黄鳝短小,头圆,眼小,背黄褐色,腹灰白,无鳞有黏液。除西北高原外,泥鳅在我国分布较广,常年上市,以夏初食味最佳。泥鳅肉滑嫩,但泥味较重。烹任上使用方法较多,常用于椒盐、红烧、红油、煮汤等。食用前应镜养2~3天,让其吐去泥。19)鳗鲡。鳗鲡亦称鳗鱼、白鳝等。鳗鱼体长,表面多黏液,前部下颌长于上颌,鳞呈圆简状,后部稍侧扁,头中等,眼小,嘴尖而扁,胸鳍小而圆,无腹鲭,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臀鳍与尾鳍相连:珠江流域及海南岛体背为灰黑色,腹部白色。主要分布于长江。我国许多地方均有大量等江河、湖泊中,于大海中产卵,淡水里生活。冬春季最肥。鳗鱼肉鲜嫩,肥腴,可适用于蒸、炸、煮、切片等。“串烧鳗鱼”“豉汁蒸鳗鱼"近年较常见。20)鲚鱼。鲚鱼又名刀鱼、江鲚、凤尾鱼等。鲚鱼身体侧扁,头小而尖,尾尖而细。大多生于海洋,每年春季成群人江河中产卵。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四月至九月为上市期。鲚鱼肉质肥嫩,鲜美,骨小,烹饪上可炸、煮、蒸,以炸食最佳。初加工后用盐、味精、生抽、姜、葱、料酒腌制入味,放入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21)鲑鱼。鲑鱼亦称大马哈鱼,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鲑鱼身躯呈银灰色,身上有闪光的小圆鳞,大嘴小眼,满口有小尖牙,背鳍的后面还奇怪地长有一个小脂鳍。原来生活在太平洋北部,在海水中成长发育后便成群结队向西游去,最后落脚在我国乌苏里江、松花江产卵。秋季最肥。鲑鱼肉味鲜美,刺少,烹饪上可蒸、红烧、制作鱼胶等。

22)塘虱鱼。塘虱鱼又名塘利鱼、塘角鱼。鱼身黄带黑,头扁,嘴阔,有须四对,头顶上有花,前鳍有骨刺,体表无鳞,黏液较多。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长江以南的省区均有出产,以冬季最肥。此鱼肉质细嫩,肉厚,味道鲜甜。烹饪上可豉汁蒸、红烧、炒片、煲汤、煲仔菜等。23)鲮鱼。鲮鱼亦称土鲮鱼,是我国南方鱼塘中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鲮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背部在背鳍前方稍微隆起,头短,吻圆钝,体侧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原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南部气候比较热的淡水河里,现逐步在池塘中养殖。鲮鱼肉鲜美,细嫩,但骨刺较多,吸水性强。烹饪上以豉汁蒸、制作罐头为多。24)虹鳟鱼。虹鳟鱼也称红鳟鱼。鱼体呈纺锤形,头小,肉多,刺小,性成熟时,上彩虹,鲜艳夺目。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业州西岸夏思塔f山溪流中,终年在清澈低温流水中生活。我国南最多。各地均有养殖,以贵州省安顺市养殖虹鳟鱼肉质厚而鲜,整条鱼丰满肥硕,可食部分占体重86.6%。烹任上可热。红烧、生吃。由于此值是没水低,易污染。因此生吃时,究分杀菌,即把生鱼片放入香酬中浸泡约5 mm.使鱼片色白,最后再样以姜丝、香菜、味料吃。

(2)海水鱼1) 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是我国主要海产鱼类。大黄鱼头尖圆,体长而侧扁,呈柳叶形,头部耳石较大,背灰褐色,侧与股为黄色,鳞细而薄,尾扁带尖,尾色金黄。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广东南澳岛和浙江舟山群岛出产最多,为我国著名产地。广东沿海以十月为旺季,福建以十二月至第二年三月为旺季。浙江以五月为旺季。大黄鱼肉为蒜瓣肉,肥而不腻,味道鲜美,骨刺少,为咸水鱼中的上品,烹饪上以红烧、煎焖、糖醋、干煎为好。由于此鱼为天然品种,捕捞后离水即死,因而日常使用的大黄鱼多为冰鲜,故清蒸的烹调方法较少用。2)小黄鱼。小黄鱼又名黄花鱼、小鲜等,为我国四大经济鱼类之一 。小黄鱼形色与大黄鱼相似,只是体型较小,鳞片稍大,嘴尖。主要产于浙江以北沿海海域。黄海产量最大, 渤海、东海次之。以青岛附近海域出产最多,春汛为旺季。此鱼肉质细嫩,烹饪上可炸、煎、焖等。3)带鱼。带鱼又名大刀鱼、白带鱼、海刀鱼等,为我国沿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带鱼体长侧扁:呈带状,尾细长,体银白色,口大,背鳍很长,胸鳍小,无腹鳍,无鳞片。主要产于山东、浙江、河北、福建、广东沿海,其中以青岛、烟台产量最高,山海关所产的质量最好,一般每年九月至第二年三月为旺季。带鱼肉嫩肥厚,味美,剩少, 因此烹饪上宜清蒸、红烧、香炸。

4)鲈鱼。鲈鱼又称花鲈、板鲈。鲈鱼体长,侧扁,口大,倾斜,体青灰色,有黑色班点,背厚,鳞片较小,肚呈白色。既可在江河近海处的成水中生长,也可在纯淡水中生长。江南水乡均有出产,上海淞江口所产的四鳃鲈鱼最出名。鲈鱼为蒜瓣肉、刺少、味鲜,烹饪上可清蒸、煮汤、红烧或制作鱼丸。以清蒸为最佳。5) 鳓鱼。鳓鱼又称白力鱼、石鳞鱼,北方称脍鱼,南方称“曹白鱼”。鳓鱼体长而宽,身侧扁,体色为闪光银白色。我国北起渤海,南至广东均有出产。主要产地渤海,秦皇岛的产量既多质量又好。盛产期在春末夏初。此鱼肉细嫩、味醇香,鳞下含脂肪丰富,但刺稍多。烹饪上以清蒸、红烧、煲汁为佳。6)鳕鱼。鳕鱼又称大口鱼、大头青鱼。鳕鱼体长形,头大,鳞很小,体背侧黄褐色,有许多小黑斑,腹侧灰白色,体长一般20~70cm, 体重0.5kg左右,大者可达4kg。主要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是我国北方海区经济鱼类之一,属冷水底层鱼类,生产旺季为一月至二月。此鱼肉质厚实,略粗糙,味较鲜美,烹饪上以红烧为最佳。7) 鲱鱼。鲱鱼是冷水性海洋上层鱼类,食浮游生物,是世界重要经济鱼类之一。鲱鱼体侧扁,长约20 cm,背青黑色,腹银白色,眼皮、眼睑、腹部有细小梭鳞。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我国黄海、渤海均有出产,春冬两季上市。鱼肉质细嫩,味醉香,烹饪上可红烧、清炖、前,也可盐腌或制作罐头,以红烧最佳。8)海鳗。海鳗亦称海鳗细、牙鱼、狼牙鱼、麻蛇鱼等。海鳗体长而圆,后端侧扁,头尖长,嘴、眼较大,上下额前有锐利的大形犬牙,背鳍与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背灰色、腹灰白色。我国沿海各地均产,以东海为主,每年夏季人伏时盛产,以农历六月最为肥美。海鳗肉质细嫩,有骨刺,味肥香,可红烧、 清蒸、炒、煲汁、炖汤,鱼鳔可干制成膳肚,鱼肉也可制成干品。9)银鲳。银鲳又称鲳鱼、镜鱼、平鱼、白鲳等。银细鱼体为卵圆形,侧扁,头小,口小,眼小,鳞细小,尾尖,肚小,背部为青白色,肚为银白色。我国沿海均有出产,东海为主要产区。每年三月至六月出产较多,以秦皇岛所产的鲳鱼质量最佳。银鲳肉细嫩,刺少,味醇厚,内脏少,净料率最高,除脊骨外,全身可吃,烹饪上适用广泛,以蒸、煎为最佳。10)鲐鱼。鲐鱼亦称鲭鱼、青花鱼。鲐鱼体呈纺锤形,长达60cm,尾柄细,背青色,腹白色,体侧上部具有深蓝色波状花纹,第二背鳍与臀鳍后方各有5个小鳍,尾鳍呈叉形。我国沿海均有出产,每年春夏之间为旺季。鲐鱼是中上层润游鱼类,每年春季产卵期由外海游向近海。此鱼肉质坚实,品质优良,食味鲜美,烹饪上可蒸、红烧、煲汁,以红烧为佳。11)鲅鱼。鲅鱼又名马鲛鱼。鲅鱼与鲐鱼相似,头尖口大,身长带圆,吻尖实,无鳞,背青色,腹白色,前后两背鳍相距较近,第二背鲔和得情后部有7~9个小鳍。我国沿海均有出产,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夏秋季结群远程泪游,每年四月至五月和八月为盛产期。此鱼肉多,肥厚,鲜性较好,刺少,但肉质粗糙,并略带腥味。京饪上可红烧、干煎等。12)真鲷。真鲷北方称为加吉鱼,江浙俗称铜盆鱼。真鲷体侧扁而高,眼大,口小,体色鲜红,伴有稀疏的斑点,体被栉鳞,背鳍和臀鳍具有硬刺,尾鳍上还围有一圈黑 色的边缘。真鲷是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我国沿海各地均产,黄海、渤海产量较多,以秦皇岛所产的最肥,立夏至初伏为旺季。真鲷肉质细嫩,鲜美似鸡肉,刺少,为名贵的海鲜。烹饪上可清蒸、干煎、煮汤、红烧。鲜活的真鲷最宜清蒸、煮汤。

13)黄鳍鲷。黄鳍鲷外形似真鲷,体青灰带黄,体侧有数条灰色纵走线,腹鳍、臀鳍和尾鳍下为叶黄色。体长,侧扁,吻尖,两颌前端有圆锥形齿6枚,两侧臼齿4列,左右额骨分离。体被薄栉鳞,颊部有5行鳞片。此鱼属暖水性广盐性鱼类,常栖息于内湾泥沙海域或河口区域,分布较广,是华南沿海常见的种类。由于黄鳍鲷生活在咸淡水域,因此肉质细嫩,肉厚,味道特别清香爽口,质地比真鲷还好。烹饪上以清蒸、煮汤为佳。14) 石斑鱼。石斑鱼常群栖于海底的珊瑚礁石丛中,体色鲜艳且有彩色的斑纹带,故名“石斑”。石斑鱼产于我国沿海地区,以浙江舟山、珠江口、湛江等地产量较多。石斑鱼常见的品种如下:①老鼠斑:此鱼身体布满圆形斑点,吻尖而短,背缘呈弧形,驼背,幼鱼头、身体及各鳍间均有黑圆斑点,成鱼体侧有灰褐色班块,因其唇嘴尖长似老鼠而得名。分布在南海、台湾、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皮胶质丰富。②红玫瑰:俗名红斑,体色橙红,有五条深色横带,眼后缘有一暗斑,鱗片无白点,背鳍棘部边缘黑褐色。③星斑:身上有斑点,因栖息在珊瑚环境故体色有纯红、纯蓝或棕色等多种色素。按出产地可分为东星斑和西星斑。东星班产于东沙群岛,体形浑圆稍细长,皮薄肉质鲜美、清香。西星斑产于西沙群岛,鱼体表面粗糙,星点粗大而圆,肉质脆爽而鲜甜。石班鱼肉厚骨丝少,蒜瓣肉,肉鲜味美,烹饪上根据不同品种分别使用。老鼠班最宜清蒸,红玫瑰宜清蒸或炒或煲汁,东星班宜清蒸,西星斑宜炒或煲汁。15)比目鱼。比目鱼又名牙鲆鱼、牙偏、左口等。比目鱼体型扁平,口大,眼睛在一侧,有眼一面为灰褐色至深褐色,有黑色斑点;无眼的一面为白色, 鳞片小。我国沿海均产, 以黄海、渤海产量多,质优。比目鱼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冬天在深水区越冬,春夏之交由深水游向近岸繁殖,此时是最佳捕捞时机,秋冬季节最肥美、最昂贵。比目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烹饪上多用于清蒸、红烧、干煎、煮汤。

16)马面飩。俗称剥皮鱼。体侧扁,灰褐色,上被黄色斑纹,除吻的前缘外,头体全部被鳞,头部似马面,背部有一坚硬的背鳍,有两根鰭棘,第一鳍棘粗大,第二鳍棘短小。属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喜集群栖息,季节洄游性明显。我国分布于南海区,盛产于广东南部海区和北部湾海区。

马面鲍肉质细嫩,肌间骨少,蒜瓣肉,微腥,烹饪上以清蒸、煮汤、干煎、红烧为佳。烹制时应剥去鱼皮。17)鲨鱼。鲨鱼又称鲛鱼。鲨鱼身呈纺锤形,稍扁,鳞为盾状,胸鳍和腹鳍大,尾鳍发达,有的种类头上生有一个喷水孔。种类较多,我国海域有70多种,如皱唇鲨、双臀鲨、灰蜻鲨、白斑星鲨、青鲨、阔鲨、狗鲨等。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海洋中,性情十分凶猛,行动敏捷,常单独行动,很少集群,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号称“海上霸王”。 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华南沿海一带。以圆头鲨较佳,尖头鲨稍次。鲨鱼肉鲜嫩,烹饪上适宜红烧、煮汤。其鳍干制品是名贵的鱼翅,鱼皮、鱼骨、鱼唇均可干制,都是制汤的较好原料。18)鳐鱼。鳐鱼是鳃裂在腹位的板鳃鱼类的统称,是一种栖于海底层的鱼类。鳐鱼体扁平,无鳞,有圆形、斜方形、菱形,尾延长,或呈长鞭状。孔鳐,体盘中间宽,雄鱼尾上具棘3行,雌鱼5行;犁头鳐体盘较窄,吻长如犁头,喷水孔很大;电鳐体盘较圆,皮肤柔软,眼小突出,背鳍1个,头和胸鳍间有发电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出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