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怎么选?

187 2024-03-10 14:38

一、石斑鱼怎么选?

第一种:东星斑,在海鲜中有这么一句说“花中樱,鱼中鲷,若论东星,二者皆抛 ”。东星斑是拥有超高味觉体验的深海贵族鱼,其表面全身通红,内里却晶莹雪白,加上肉质鲜甜,鱼皮爽弹,一贯给人高贵的印象。东星斑成为名贵食用鱼,以大红为贵,是很多高级宴会的首选。东星斑头小,刺少,肉多。一般用来生吃,清蒸或白灼。此外,东星斑还可用于过桥、煎焗、椒盐、煲汤、炒斑球等等。在潮菜中,东星斑常被用作生炊。东星斑的外皮光滑,炊熟的鱼皮裂开,雪白的鱼肉与鲜艳的表皮交相辉映,颇吸引人。不需要太多的佐料,生炊出来的原始的味道才是粤菜的王道。

第二种:老鼠斑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其体扁平,背鳍棘10枚,无大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体白色,布满黑点,成鱼体色较深,体上斑纹特别明显,色彩艳丽。这种鱼外观白莹华贵,肉质细腻,鲜美夺魄,故而常年成为高级宴席中的专宠。上等的老鼠斑肤色偏白,经烹调高手用心料理过后,端上桌来光彩焕发。富贵之人讲究「锦衣玉食」,吃老鼠斑不论从外观或从身价上看,都庶几达到了食玉的境界,岂能不受欢迎?

第三种:海红斑,俗名为赤点石斑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赤点石斑鱼体呈红褐色,头、背较深,腹部颜色较淡,头部及体侧密布与瞳孔等大之橙红色斑点;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齿,两侧齿细尖,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鳍无显著之斑点。

第四种:红丁斑,红丁斑是一种南海产的斑鱼,又因颜色红亮而得名红玫瑰鱼。与樱桃鱼不同的是,红丁斑属于鲈科斑鱼,每条重300-400克。它最大的特点是肉质比较细嫩,外形美观,因而受到很多食客的喜爱。

第五种:老虎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老虎斑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老虎斑是石斑里的普通品种,鱼皮较厚,头腩丰满,多肉。

第六种:龙趸(dǔn),珍稀的斑鱼之王!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连发音附带着与生俱来的霸气。作为石斑鱼中的贵族,它用鲜美至极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诠释着无与伦比的魅力。甚至在餐饮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没有品尝过龙趸鱼,你绝对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饕客。野生龙趸在大海中不轻易露面,有经验的渔民往往用延绳钓、手钓或底拖网捕获它。特别是超过150千克的大龙趸,据说它已有四五十年的海上生活经验,所以就更难捕到,偶尔捕获便成为罕见之物。龙趸鱼肉质美味,营养丰富,味道好于一般石斑鱼,而且能做出多种龙趸佳肴,目前货源稀少、售价昂贵。堪称全球最好吃的石斑鱼,你要全吃过,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大神”

二、最便宜的石斑鱼?

老虎斑又名棕点石斑鱼,它和“百兽之王”穿着同款外衣,老虎斑是最便宜的一种石斑鱼,很多地方都能养殖,挑选时要注意观察鱼鳍完整性、鱼身颜色自然均匀、有无大小白色的斑点即可。

三、石斑鱼是养殖还是野生?

石斑鱼有养殖也有野生

石斑鱼并不都是野生的,也可以人工养殖。石斑鱼价格昂贵,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野生石斑的斑点颜色较浅且鱼肉呈白色,而养殖的外表和肉都呈深灰色。

野生石斑的肉比较结实,这算是海鱼的一些共性,而养殖的鱼身较软。

野生石斑的味道比较重,有一种淡淡的鱼腥味,而养殖的味道比较清。

四、全身都是白色的鱼小型鱼?

可能是白色石斑鱼。白色石斑鱼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鱼类,它的身体通常呈现出全身白色的特征。这种鱼类在成年后体长一般为10-20厘米,适应于浅海水域的生活环境。白色石斑鱼的白色外观可能是其进化适应环境的结果,使其更好地融入海底的沙石环境中,以避免天敌的侦测。除了白色石斑鱼,还有其他一些鱼类也可能具有全身白色的特征。例如,白色鲨鱼、白色金鱼等。这些鱼类的白色外观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适应或突变等原因所导致。在自然界中,鱼类的颜色和外观多样化,这也是它们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一种方式。

五、养殖石斑鱼做法?

石斑鱼

石斑鱼的常见种类

1、点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吻短钝,基底无黑斑,体侧有5条不明显横带,体侧及各鳍上分散着斑点,为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41‰水域,最适水温22~28℃,18℃以下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失去平衡,可进行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

2、赤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背鳍基底具一黑斑,体棕褐色,头、体、奇鳍有许多橙黄色斑,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体长231~295毫米时,从雌性转变为雄性,大部分6龄鱼体长340~400毫米,绝对生殖力为10万~25万粒,产卵期为5~9月,盛期为5~6月,肉鲜美,可供出口,现已进行人工繁殖,是网箱及浅海养殖对象,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印度和日本。

3、青石斑鱼:青石斑鱼体下部具若干橙红色斑点,仅尾鳍具斑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仔稚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虾、蟹,雌、雄同体,雌鱼先性成熟,体长250~400毫米时性逆转,雄鱼6龄全部性成熟,绝对生殖力为8万~25万粒,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7月,肉味鲜美,活鱼大量销往香港及澳门,为中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可以用网箱养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以及日本。

4、斜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身体延长,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是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鳍条的中部,身体上有5大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个黑斑在前背鳍棘的下方,最后的黑斑在尾柄上,2个黑斑在中鳃盖,而另外的1~2个在次鳃盖和中鳃盖的边接,当暴露于空气中时橙色的点变为褐色,而在防腐剂中则变得模糊。

石斑鱼的营养价值

1、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2、石斑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3、石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名鱼之一。

4、中医认为石斑鱼味甘,性平,无毒,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具有活血通络等功效。

石斑鱼的池塘养殖

1、养殖条件:池塘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修建而成,条件要求如下。

①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好,硬泥底也可以。

②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

③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鱼礁投放:鱼池经曝晒、清淤后,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

3、鱼种放养:养殖的鱼种要求活力强,无病,体色偏黑色,并进行大小分养,放养密度必须因地制宜,一般鱼种规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养0.5尾左右。

4、饲养管理

①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最好为活饵,并依鱼种规格,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状投喂。投喂时,采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鱼体重的10-15%,后期为5-10%,投饵时间以早上5-6时和晚上7-8时为佳,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养殖石斑鱼的鱼池中投入白虾自繁自养或罗非鱼夏花鱼种混养,石斑鱼的残饵和粪便作为白虾和罗非鱼的饵料,而白虾和罗非鱼是石斑鱼的优质饵料,使鱼塘生态取得平衡。

②日常管理:石斑鱼对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养殖时要求水温在14-30℃,盐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并要求日变化幅度不能过大,日换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的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采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注意安全生产。

③适时收获:石斑鱼对低温忍耐力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临前完成收捕,对少数未达商品规格的石斑鱼应作越冬处理。

石斑鱼的网箱养殖

1、养殖季节: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江海区一般为5-11月,从50-100克体重的鱼种养到400-600克商品鱼需要14-16个月时间,一般采用二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5-7月份收购的100克左右鱼种养到入冬前体重达到150-200克,经越冬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4-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当年在入冬前可养到400-600克商品鱼出售。

2、养殖密度: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认为规格为3×3×3米网箱其年放养密度为10千克/平方米为宜,这一放养密度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总增重率和净产率都高,而且饵料系数低。

3、投饵技术:鱼种经运输,分养入箱后需7-10天的时间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开始摄食。在正式投食前应进行驯食,其饵料主要为下杂鱼,饵料系数一般为7-8:1,采用配合饵料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①石斑鱼对摄食饵料的习惯性较强,以投喂下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饵料有一个较大的适应和过渡过程。

②配合饵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质含量不宜低于40%。

③石斑鱼如遇饵料不适口或鲜度不够,即会吐食,因此需考虑适口性。

④需制成软颗粒,其大小应与石斑鱼的口径一致。

⑤石斑鱼性多疑,对饵料选择性强,因此,投饵技术对石斑鱼摄食影响很大,投饵时间为上午8-11时,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5-10%,投喂方式应慢投,待鱼吃完再投,一般不食沉入网箱底部的饵料。

4、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温下降至15℃以下,石斑鱼基本不摄食不游动,进入越冬阶段。

①越冬海区选择:选择流速缓,风浪小,最低水温在8℃以上的海区,为减轻潮流、风浪对越冬鱼的影响,在越冬网箱的四周应设置一些空网箱来减缓水流和风浪对越冬网箱的冲击,同时在网箱中设置一定数量的越冬器材,倒挂麻袋或附设硬质塑料笼和管子。

②鱼种放养密度:一般放养规格200克/尾的鱼种,密度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应选择在风和日暖天气,投喂量少一些,但饵料质量要好一些,尽量投喂活饵料。

石斑鱼的做法大全

1、清蒸石斑鱼

【材料】石斑鱼(鲙鱼),黄洋葱,姜,料酒,白酒,生抽蒸鱼豉油,盐。

【做法】①石斑鱼去内脏去鳃去鳞,剪去鱼鳍和鱼尾,清洗干净,鱼身划2-3刀,放姜和料酒腌渍20分钟左右。②黄洋葱切去两头去外皮洗净切丝。③蒸锅加水烧开,隔水放入石斑鱼上盖蒸5分钟左右,把蒸出的汤水倒掉,放适量盐,少许白酒,生抽,蒸鱼豉油,撒上洋葱丝,中火续蒸8分钟左右,浇上热油即可。

2、红烧石斑鱼

【材料】石斑鱼600克,食盐适量,酱油适量,醋适量,葱适量,姜适量,花椒适量,料酒适量,调和油适量。

【做法】①将石斑鱼洗净,加入盐、料酒、姜丝、花椒腌制一小时左右,葱姜蒜切丝待用。②锅内放适量油,烧至九成热滑入石斑鱼。③文火煎烧。④两面煎烧至微黄色。⑤放入干花椒、干红辣椒、葱姜蒜、糖、香醋、生抽酱油、胡椒粉。⑥烧煮一会入味,再加入清水中火焖烧待收汤时放少许盐。⑦装盘,撒上青红椒丝即可。

3、香炸石斑鱼块

【材料】净斑鱼300克,精盐1.5克,芝麻油5克,干淀粉40克,净鸡蛋40克,面包糠300克,烹调油1500克(实耗油100克)。

【做法】①常规宰杀石斑鱼,去鳞,去腮,剖腹去内脏,去头尾,改两片,剁成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块。②用精盐、麻油腌过,将鸡蛋打散加淀粉,搅打成蛋糊,均匀的裹在鱼块上。③每块上拍面包糠渣。④旺火烧热炒锅,加烹调油,烧至五成热(约125℃)时,放入鱼块,用中火炸浸至金黄色。

4、茄汁石斑鱼

【材料】石斑鱼600克、油适量、盐适量、大蒜2克、姜2克、香葱5克、番茄酱20克、味级鲜2克、料酒2克、辣皮子2克。

【做法】①石斑鱼收拾干净,把鱼身切花刀,用盐腌制一会。②大蒜切片,姜切片,香葱香葱辣皮子洗净切末。③热锅凉油加姜石斑鱼,煎到一面发硬发黄,翻面继续煎到两面金黄色捞起。④锅里留底油,加辣皮子姜片和香葱大蒜片炒出香味,倒入蕃茄酱翻炒一下。⑤加入适量水和鱼。⑥加少许料酒,味级鲜盐和糖调味。⑦小火煮10分钟左右至鱼入味,再转大火收汁出锅,装盘撒上香菜末即可。

【技巧】鱼煎的一面发硬才能翻面,这样鱼不碎。

六、石斑鱼分类?

石斑鱼有以下品种:

1.珍珠龙胆(虎龙斑)

珍珠龙胆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为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厚实,富有弹性,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龙趸更好吃。该鱼最适水温24-30℃,因其杂交优势,遗传继承了老虎斑抗异性强和龙胆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可在池塘、网箱、工厂化等模式养殖,是目前国内人工育苗和养殖量最大的石斑鱼品种,约占石斑鱼产量的70%左右。

2.青斑(斜带石斑)

斜带石斑又称点带石斑,与马拉巴石斑的色泽和外形相似,常被混为同一种鱼,因其体色都呈青褐色俗称青斑。两者区别之处是前者斑点为红色,后者斑点为黑色,在台湾养殖界斜带石斑称为红点青斑,马拉巴石斑称为黑点青斑。只要水温等生态条件适宜,斜带石斑一年四季均能产卵,而马拉巴石斑产卵期较短,因此近年斜带石斑已取代马拉巴石斑成为福建和台湾最主要养殖品种。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3.老虎斑(棕点石斑)

棕点石斑也称褐点石斑,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其眼后方脑部凹陷,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可向内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体两侧各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棕点石斑较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2℃,生命力强易于包装运输。老虎斑肉质鲜美,口感优于青斑,市场价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4.龙胆(鞍带石斑)

鞍带石斑俗称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可谓大哥大和巨无霸,故也被称为“石斑之王”。据史料记载,目前发现最大的龙胆2.7m长,600kg重,在澳洲昆士兰,鞍带石斑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5.东星斑(豹纹鳃棘鲈)

豹纹鳃棘鲈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型比一般石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身体及头部自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及奇鳍布满细小蓝点。胸鳍红色,尾鳍后缘有不明显深色带。其颜色鲜艳,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身上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故俗称“星斑”,“东”因它产自南海东部的东沙群岛。

东星斑肉质白而鲜嫩,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适宜生长水温为22-29℃。

6.老鼠斑(驼背鲈)

老鼠斑体长最大可达1750px,重量大约3.5kg。幼鱼体型优美,色彩靓丽,可作为观赏鱼。长成后味道鲜美,是售价最高的石斑鱼,有“斑中之皇”的美誉。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1-30℃,自鱼卵孵化至长到500g上市约需2年时间。

7.红斑(赤点石斑)

赤点石斑体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头和背部颜色较深,腹部较浅。其体侧无纵带和横带,头部及体表密布橙红色斑点;背鳍最后数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余各鳍棕褐色无显著斑点。尾鳍圆形,上半部黄色,下半部褐色。

因鱼身具有象征中国文化的吉祥红色,红斑是中式喜宴中颇受欢迎的高价位石斑鱼;在日本濑户地区有“梦幻之鱼”的美称,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红斑”为名菜佳肴。赤点石斑生长水温适应范围15-32℃,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2-28℃。

8.油斑(云纹石斑)

云纹石斑体呈浅褐色或棕色,身上布满了云状的白色斑纹,标准体长为体高2.6-3.0倍。体侧有6条蟒蛇状暗棕色斜横带,第一与第二条斜向头部;其余各条横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并于腹部下方分叉;横带内具有淡色斑,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尾鳍圆形,头部于眼下方具有3条暗色细纹。

9.假油斑(褐石斑)

褐石斑头部及体侧呈灰褐色,体侧横带及斑块常不明显,仅有淡灰色小点呈线状或斑驳状散布,臀鳍下缘和尾鳍下角具有白色裙边。幼鱼淡黄褐色,体侧具有6条不规则的暗棕色横带,横带中另分布淡色斑块。

10.土斑(青石斑)

青石斑常被误认为是青斑,而将两者混为一谈。青石斑俗称土斑,体背棕褐色,腹侧浅褐色,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头部及体侧下半部散布着橘黄色斑点,其余部位分布灰白色小点。体侧有5条深褐色垂直条纹,第1和2条紧相邻,第3和4条位于背鳍与臀鳍之间,第5条位于尾柄上。各鳍均为灰褐色,背鳍和臀鳍边缘及尾鳍后缘有明显黄边。

11.杉斑(清水石斑)

“杉”是香港渔民对珊瑚的俗称,杉斑即珊瑚中的石斑。清水石斑俗称杉斑,其外形和颜色及身上花纹与老虎斑非常相似,一般很难分辨。主要区别,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左右对称,老虎斑的一对眼睛则位于头顶。另外,杉斑体型较小,最大6-7斤,而老虎斑可以长到40多斤。

杉斑喜欢水清的环境,适宜水温23-29℃。每年两次从珊瑚礁不同区域游至某一个固定地点集结,成千上万的鱼群进行集体交配非常壮观,犹如鲑鱼溯河洄游产卵繁殖传宗接代。

12.金钱斑(蓝身大斑石斑)

蓝身大斑石斑标准体长为体高2.9-3.5倍,体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身上分布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头部则有黑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各鳍也具有黑褐色的斑纹,偶鳍上斑纹比奇鳍上的小。幼鱼特征与成鱼相似,但体色较淡。

金钱斑为大型石斑鱼,已捕获记录2m长,180kg重。其性情温和不怕人,在世界著名的澳洲大堡礁是潜水员的宠儿。其生长适宜水温为22-30℃,150px鱼苗养殖一年可长至1.5kg,极具发展潜力。

13.花头梅(玳瑁石斑)

玳瑁石斑呈黄棕色,各鳍灰白色;全身密布如玳瑁般不规则的六角形或圆形深棕色龟裂斑纹,斑点红棕色或黑色。灰白色间隔区狭窄形成网状图案,腹部的斑点独立且边缘分散;胸部有两条深棕色带,于胸鳍的基底下方融合,在腹侧形成一块灰白色区域。臀鳍和尾鳍的边缘与腹鳍的前沿有白色线状条纹及较宽的黑色带;胸鳍颜色较暗,带有深色不明显的斑点,花头梅适宜水温23-29℃。

14.芝麻斑(布氏石斑)

布氏石斑头部及体侧由淡褐色、红褐色或紫灰色组成,其上密集布满了如芝麻般的橘红色、金黄色或黄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方也具有斑点,尾鳍下方则呈暗色。胸鳍上有小黑点,尾鳍的边缘有鲜明的白边。幼鱼有7条不明显的暗带,前2条在颈部,最后1条在尾柄上,芝麻斑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4-30℃。

15.泰星斑(斑鳃棘鲈)

斑鳃棘鲈早期由泰国进口,即来自泰国的星斑,故得名泰星斑。其外形与东星斑相似,但身上斑点明显大于后者;头部和鳃盖处甚至有长条型斑点易区分。

泰星斑头部和身体及奇鳍呈红色、橘红色或棕色至灰绿色,布满蓝色黑边圆点;头部有少量斑点,后半身和鳍上的斑点较细,显正圆形且更多;头和鱼体腹部没有蓝色斑点,胸鳍底部和腋处有一个蓝点;腹鳍上没有蓝点,鳍膜深褐色至黑色;尾鳍后缘白色,接近后缘处有黑色纵带,泰星斑适宜水温25-32℃。

16.七带斑(七带石斑)

七带斑呈浅褐至灰褐色,体侧具有7~8条褐色横带;头部第1条色较浅不明显,一般只看到7条,其中第6带分成2条,因此也可视为8条横带。体侧褐色横带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并与白色横带相间排列;各横带不分叉,白色横带共7~9条。各鳍深褐色,边缘白色,在灯光下反射出浅蓝色光泽;背鳍鳍棘部褐色和白色横带相间,鳍条部具有由白色横带延伸而成的3个白斑。七带斑生存水温范围9-34℃,适宜生长水温11-30℃。 七带石斑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的黄海和东海沿岸浅水区域,是石斑鱼在黄海唯一分布的品种,能够耐受7~8℃的低温,又称为“冷水石斑”。

17.黑石斑(条纹锯鮨)

条纹锯鮨周身排列整齐的栉鳞,体表呈烟灰色、褐色或蓝黑色,皮肤上有显著的菱形白色斑点。各鳍较大布满条纹和白色点状色块,鳍的边缘深绿或浅绿色。成鱼头部有明显的倒“八”字翡翠斑纹,身体两侧也有翡翠条斑。黑石斑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出肉率较高,据记载最大个体长2m,重176kg。其适宜水温为5-30℃,生长的最适温度17-25℃。

七、石斑鱼肚子里的白色能吃吗?

那是鱼的脂肪,腥味很大,不能吃的。

鱼肚子里白色的条状物很有可能是鱼类的脂肪,这种物质常见于冬季并且比较肥的鱼体内,是可以食用的。如果是会动的细长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它体内的寄生虫,是不能食用的,并且它的体内还有很多幼虫,建议把鱼扔掉,避免感染这种寄生虫。还有可能是雄鱼的精子,也是可以食用的。

八、最贵的石斑鱼排行榜?

1.赤点石斑鱼

名贵石斑鱼排名中少不了赤点石斑鱼,也就是著名的红斑,该品种2006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为海洋十宝之一,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其肉质鲜美,清蒸或煮姜丝清汤均宜,由于鱼身为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的红色,曾是中式喜宴中受欢迎的食用鱼,但后来由于海水污染和捕捞过度,现在已是一鱼难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

2.老鼠斑

老鼠斑一直是石斑鱼种类价值排行的前列,该品种身体为奶油色,黑色斑点布满全身,让人感觉很喜庆,常作为观赏鱼,同时老鼠斑肥美肉软,鱼油丰厚且鱼味浓香,在全世界老鼠斑仅一属一种,在石斑鱼大家族中“鱼口”凋零较为稀有,因此在各大饭店中也被当做顶级海鲜食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

3.东星斑

十大名贵石斑鱼之一的东星斑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形似天上的星星,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因而称为“星斑”,常作为观赏鱼,但其实该品种食用及观赏兼具,三斤重的东星斑在市场上的价格是每公斤360元左右,餐厅则远高于此价。

4.青石斑鱼

青石斑鱼是最贵石斑鱼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较多,青石斑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肉细嫩,味鲜美,食法也较多,除清蒸、清炖和红烧外,煎、炸、炒也各具风味,不仅畅销而且售价甚高,已成为一项创汇渔业,是远近驰名的名贵石斑鱼种类。

5.褐带石斑鱼

褐带石斑鱼常叫作油斑,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及中国台湾地区等沿岸,之所以被冠以“油”是因为养在渔港总是不停的游弋,从鱼缸观赏全身油润捞出后更是光可鉴人,在日本相扑选手很爱吃油斑的火锅,并且日本和韩国将其作为高级食材,价格要比青斑高出3-4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