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蛤是淡水还是咸水?
咸水因为文蛤属于海洋贝类,通常栖息于河口、海湾和浅海等海水较为混杂的地方。而淡水中没有足够的盐分和氧气供给,不适合文蛤的生存。 内容延伸:文蛤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贝类,常见于各种海鲜菜肴中,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文蛤也容易带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烹调前要仔细洗净和加工处理。
二、花蛤生长过程?
一)栖息环境
蛤仔大多栖息在风浪较小的内湾、且有适量淡水注人的中、低潮区,但盐度较高的沿海岛屿和数米深的潮下带,也偶有发现;栖息底质,以含砂量为70%~80%的砂泥滩数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滩和含泥量极少的砂地或砾石地带,虽也有发现,但数量甚少。
(二)生活方式
蛤仔是以发达的斧足,挖掘砂泥营穴居生活的。涨潮时,升至滩面,伸出水管进行呼吸、摄食和排泄等活动;干潮后或遇到外界刺激时,则双壳紧闭,或依靠足的伸缩活动,退回穴底,在滩面上留下两个靠得很近的由出、入水管形成的孔。
蛤仔的穴居深度,随其个体大小、底质组成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个体小的、底质较软的或水温较高的季节,穴居较浅;而个体大的、底质较硬的或在寒冷的冬季,则潜入较深。但总的说来,穴居深度一般多在3~15厘米左右。
(三)对水质的要求
1.水温:蛤仔属于广温性的贝类。在自然海区中,水温在0~36℃范围内,均能适应。当水温为5~35℃时,生长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长最快。蛤仔的适温上限为43℃,当水温升至44℃时,死亡率达50%;当水温升至45℃时,则全部死亡;而当水温下降到0℃时,鳃纤毛停止运动,摄食停止;当水温下降到零下2~3℃时,经3周,死亡率达10%。
2.盐度:蛤仔对海水比重的变化,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没有防洪堤的内湾养殖区,常伴随着山洪暴发而发生蛤仔大量死亡的现象,这不仅是因为海水比重的急剧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长时间处于混浊状态,影响了蛤仔的呼吸和摄食的缘故。
3.溶解氧:蛤仔在溶解氧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满足蛤仔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严重污染,溶解氧含量连续处于0.5毫克/升以下达10天左右,就会导致蛤仔死亡。
4.耐干旱能力:生活于潮间带的蛤仔,耐干旱能力较强,耐干出时间与蛤仔个体的大小、气温高低以及是否通风等有关
三、花甲在盐度多少吐沙最快?
1.水温10℃,盐度12%左右,最多可以放置5天,一般都用流动水喂养,而且这些贝类一般没有混养禁忌,但是由于个体较小,所以都单独放置。知识补充1..注意事项: 1、在用海水精勾对自来水时,自来水需提前静置12小时以上,以除去水中杂质。2、海水精为喂养海鲜的专用盐,不能用一般的食盐代替。 3、喂养海鲜时并不是说氧气越多越好,如果充入氧气过多,氧气泵喷发出去的气体会把海鲜冲死。 2.小海鲜的暂养方法: 1、用循环水长期转换清凉干净的海水浇灌装小海鲜的盘。2、水温控制在摄氏18度以内。3、水的深度不超过2CM。4、最好是找点干净砂把小海鲜埋在里面时间活得更长。 5、注意不要用强光照射,或暴晒。
四、蛤蜊为什么不开口?
水量过多、食材不新鲜或死亡、空壳。
煮青蛤的时候,青蛤的数量较多,很容易受热不均,导致青蛤不开口。青蛤质量欠佳或是已经死了的青蛤,也会有不开口的现象。不开口的青蛤则不建议食用。
蛤蜊,别名:蛤,是海洋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两扇贝壳合围着肉身,生活在海洋中,海水深度100米以内的潮汐带区域。迄今为止,据资料记载蛤蜊科贝类在全世界已发现有近200种。
五、海底深度一米到1万米各有什么?
海面到水下10000米,各水层都有什么?下面来看看。海洋的水层从垂直方向可划分为:
海洋上层:从海面到水下200米。
海洋中层:水层深度为水下200-1000米。
海洋深层:水深1000-4000米。
海洋深渊层:水深4000-6000米。
海洋超深渊层:水深6000-11000米。
上层:绝大多数生物汇聚于此
在上层水域,由于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可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该层又叫光合作用层。这些生产者为海洋生态系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磷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磷虾,大鱼吃小鱼,虎鲸和鲨鱼又吃大鱼,整个食物网欣欣向荣。
最大的动物:蓝鲸
我们知道的大型海生动物如各种海豚、鲸鱼、鲨鱼和金枪鱼等,绝大多数都处在这个水层中。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最大的动物——超过200吨的蓝鲸,最大的鱼类——40多吨的鲸鲨,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可达3吨的大白鲨,最长的水母——触手长达36.6米的狮鬃水母,最大的双壳贝类——壳长1.37米、软组织重333千克的大砗磲。
触须可达37米的狮鬃水母
中层:深潜者的乐园
往下是200-1000米深度的海洋中层,作为透光的上层和完全黑暗的深层之间的过渡带,本就微弱的光线在这个水层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消失,而些许的光线也不足以进行光合作用。中层带的生物群落普遍体型较小,像灯笼鱼科、褶胸鱼科、头足类、磷虾和其它甲壳类动物通常只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样子。
斑点灯笼鱼
由于该层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里环境较上层严苛得多,食物网的维系有赖上层供给营养,许多生物抓住一切机会摄取上层水域降落下来的有机物质。上层有机物质主要以絮状物形式沉降下来,在探照灯照射下像极了雪花,我们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海雪"。
不过,处于中层的海洋生物还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吸收上层水域的养分,那就是晚上垂直迁移到表层,在富含养分的上层水域觅食,白天再回到深水,躲避更大的掠食者。因此,这个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上可以说是极具效率的,它拥有极高多样性和生物量的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能够为远洋地区的上层大型掠食者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比如一些远洋鲨鱼、鲸豚有时会下潜数百米前往中层水域进食头足类和鱼,而抹香鲸这样的深潜型鲸鱼为了觅食更是频繁进入中层,可以视作中层生物群落的过渡成员。
最重的硬骨鱼:翻车鱼
虽说比不上表层,中层带也有巨型海生动物,现今最重的硬骨鱼——重达2.3吨的翻车鱼过去一般被认为是典型的上层鱼,但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翻车鱼比以往认为的更频繁地潜入中层;最长的硬骨鱼——长达8米的皇带鱼就可以算作中层鱼(严格地说它是上层中层都有分布);而两种巨型鱿鱼——275千克的大王鱿和将近500千克重的南极中爪鱿在这个深度已有分布,当然,两者的生境也包括下一个水层。
大王鱿,中层水域的顶级掠食者
深层:吞噬者之乡
接着是水深1000-4000米的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生物发光是唯一的光源,如果说中层水域的动物们尚且具备强壮的肌肉进行追捕和长距离迁徙,这一深度的大多数生物,其肌肉已经松弛到只适合原地等待猎物主动送上门,极为缓慢的代谢也正是对这种恶劣环境的适应。
约氏黑角鮟鱇
深层水域的主要鱼类是小型钻光鱼和鮟鱇鱼,尖牙鱼、蝰鱼也较常见,这些鱼体型很小,许多在10厘米左右,很少超过25厘米,它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停留于水柱耐心地等待猎物出现。相比中层水域,这里的生物不能太指望上层飘落多少养分,毕竟,上层产生的有机物有20%落到中层,但轮到深层就只有5%了。
在这片贫瘠之海,许多深海鱼类必须想办法吃掉任何能遇到的东西,哪怕对方比自己还大,其中有一些种类也确实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演化出了超强的吞噬能力。黑叉齿龙䲢,栖息深度为700-2745米,可能是把吞噬大法修炼到极致的动物,一只体长19厘米的黑叉齿龙䲢曾经吞下84厘米长的黑刃魣蛇鲭,受害者整整是它的4.5倍长。
黑叉齿龙䲢可能是有记录最夸张的吞噬者
体长可达一米的吞噬鳗在这个水层可以算得上小巨无霸了,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它那不成比例的超大嘴巴,松松垮垮的颌骨构造可以使这张巨嘴张到很大,再加上具有伸缩性的胃,足以让吞噬鳗吞下比自己还大的猎物。
深海小巨无霸:吞噬鳗
不过,这里还是存在一些真正巨人的,几种巨大的鲨鱼栖息于这个水层(它们在上层和中层皆有分布),比如可达6米的灰六鳃鲨,达到甚至超过6米、体型比之大白鲨也不遑多让的几种睡鲨,抹香鲸、喙鲸等深潜型鲸鱼虽说进入这个深度的频次远不如中层,但它们有时也会来到这个区域搜寻潜在的食物。
硕大的灰六鳃鲨
深渊层:以海雪为生的底栖拾荒者
4000-6000米是深渊层,这里是一个食物极端匮乏的地带,栖息在底部的深海平原上的底栖生物是主流,包括小型鱼类、海参海胆、多毛蠕虫、各种甲壳类和双壳贝类,上层沉降的海雪是它们的美餐。
海雪是由表层生物碎屑、粪便颗粒、死去的浮游生物聚集而成的絮状物,几天之内即可沉降到海底,极大地提高了表层有机物的传递速率。相比之下单个浮游生物沉降速度很慢,每天一米,需要超过十年才能沉到底部,通常到不了海底就被分解者分解掉了。
北冰洋深海的海雪
海雪源源不断从表层转运有机物质,这种以生物为媒介,通过生物生产、消费、分解和沉降作用,将表层有机物传递给底层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海洋生物泵。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深渊水域,以海雪为主的海洋生物泵就是深海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构成了深海小食物网的基石。
海底生物个头小,代谢低,所需的食物并不多,偶尔如果碰到比海雪大很多的食物,就能够解决它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伙食问题,比如在海面上大量繁殖后死亡并迅速沉底的藻类,以及进食藻类后快速繁殖、大量聚在一起并在死亡后下沉的樽海鞘,又或者沉入海底的鲸鱼尸体,这些都可以算得上底栖生物们的深海盛宴了。
水下四千多米的海底,一大群海参铺满了海床
在海底的某些地区,比如洋中脊,能够形成热液喷口,此处的养分较为丰富,海底微生物可进行初级生产将化学能固定为生物能,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许多底栖生物。
超深渊层:高压寒冷的黑色荒漠
最后一层,超深渊层,是海洋中最深的地带,存在于海底狭长的海沟中,水深6000-11000米,可谓深渊中的深渊。超深渊栖息地在全球海洋中数量不多,总共也仅有46个(33条沟壕和13处洼地),这些海沟的平均深度约为8216米,其中最深的是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在这里,生存条件之严酷已无需赘言,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已大大降低,但还是有一些生命在此地顽强生存着,包括鱼类、海参、多毛类、双壳类、等足类、腹足类和端足类动物。目前拍到的活体鱼类最深纪录为钝口拟狮子鱼——8178米,可达23.8厘米,鱼类被捕获的最深纪录为神女底鼬鳚——最大体长16.5厘米,捕获深度8370米。
拍摄于水下7400米的拟狮子鱼,相当可爱
六、两种花甲的不同?
1.定义不同
蛤蜊是一种软体类的动物,外壳看上去像是鹅卵石成圆形,十分的光滑,颜色是淡褐色的,格力的外壳边缘一般都是呈紫色,生活的地区基本也都是在比较浅的海底。而花甲又被叫做花蛤,花甲生长在海南地区,被海南当地的人叫做芒果螺。伸长约三厘米左右,外形颜色看上去合格,但贝壳比较瘦长,属于长形的鹅卵石形状。
蛤蜊和花甲的区别
2.产地不同
蛤蜊的生产地区一般多在大连,青岛地区,一些沿海的城市,一般都会栖息在有泥沙的海底,但是栖息泥沙的深度都不会超过自身的长度,捕捞的最好时间都在每个月的阴历初一或者是十五左右,在落潮之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都会拿着小铲子到沙滩上将蛤蜊挖出。而花甲的分布比较广泛,不仅仅是在我国的沿海地区,红海地区,澳洲以及日本地区也都有花甲。
3.营养价值不同
蛤蜊的营养价值要比花甲的营养价值高出很多,每100克的蛤蜊当中含有的蛋白质就超过总量的10%,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十分的丰富,而花甲的蛋白质含量非常的低,脂肪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
七、海滩上怎么挖蛤蜊?
工具/原料
耙子
雨靴
准备工具这是第一步,耙子是必须的,没有耙子就得用手挖,很容易伤到手。还要穿上雨鞋不然会把教刮伤,带上个大桶好满载而归呀!
挖蛤蜊不外乎就是从海滩沙子中用工具或者徒手把蛤蜊挖出来,由于蛤蜊在沙子下面,不好判断哪块沙子下面有蛤蜊,所以就衍生了不同挖蛤蜊的方法。现在介绍几个方法:
一,徒手挖。就是直接用手翻沙子来寻找蛤蜊,一般蛤蜊就在5-15公分沙子下面,很好挖。危害,徒手容易碰到硬物把手划伤。
二,用工具挖。用来挖蛤蜊的工具五花八门,感觉用的顺手就成。工具分为五齿小耙子(集上有卖,那是农民管理庄稼的工具);小楼铲子;小铲子;舀饭勺子;小铁锨;炒菜用的铲子等,当然还有我用的9齿大耙子。还有几乎是专业的“前耙后网”的工具。
三,挖蛤蜊的位置。根据挖蛤蜊的经历,大一点的蛤蜊在满潮线20-50米处居多。
四,挖的方法。每次撵着退潮挖,蛤蜊比较多。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用小工具挖的好邻居都在无水的沙子里挖,挖的时候按照5-15公分的深度依次翻沙子,感觉到工具碰到蛤蜊有点磕绊的时候仔细看是否是蛤蜊就行了。
方法就和农村用耙子翻地一样,注意每翻一耙就要仔细看看借助海水冲刷出蛤蜊没有。
五,盛蛤蜊用小桶。蛤蜊挖出后要放在盛着水的小桶里,要带着海水回家,因为蛤蜊壳内部有沙子,需要带海水让蛤蜊吐完沙子才能上锅做着吃。一般一晚上就吐干净了。
注意事项
在涨潮期间挖蛤蜊要随时观察涨潮的潮位,以免造成危险。
有腿病的或者有不适宜长时间蹲着疾病的,去挖的时候带一马扎坐着挖,这样挖蛤蜊很轻松。
挖的灰色外壳的蛤蜊,由于壳内有大量泥沙,需要换海水吐沙2-3天方能吃。
八、毛蛤是淡水还是咸水?
咸水。
蛤蜊科贝类大多生活在水质清澈、潮流通.、潮间带至水深30m的浅海水域,少数种类的自然分布水深更深些,分布水深依种类而异,在砂、泥、碎贝壳混杂的滩都能生存;异心蛤属未见报道。
繁殖季节因不同种类而异,蛤蜊科贝类有1-2个繁殖季节,如分布在葡萄牙阿尔加维海岸的坚固马珂蛤(Spisulasolida)有2个繁殖季节,分别为7月-8月和10月,辽宁丹东地区的中国蛤蜊繁殖季节只有1个,在7月-8月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