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毛虾是中国虾吗?
长毛虾是中国虾。长毛对虾的原产地在中国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日本、菲律宾等地。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沿海一带。我国福建、台湾及广东东部沿海最为常见。海捕渔汛为每年10月至翌年1月份。目前是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的主要养殖对象。
长毛对虾体淡棕黄色,额角上缘 7~8齿,下缘4~6齿。额角基部侧视比中国对虾高,比墨吉对虾低。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无中央沟。第一触角鞭比头胸甲稍长,雄虾第三颚足未节有毛笔状长毛,其长度为本第二节的1.2~2.7倍。额角脊上有断续的凹点。雌交接器前片顶端的疣突比墨吉对虾小。
二、对虾是九节虾吗?
九节虾又叫做日本对虾,最先在日本养殖,且虾体表面会有蓝褐色的花纹,且尾尖是蓝色的,而基围虾是广州基围地区养殖的对虾,比一般的对虾体型要大,且身体上会分布着较为密集的褐色小点。九节虾,多见于福建以南地区,尤其是广东人爱吃的海鲜之一。
三、基围虾是对虾吗?
不是
基围虾:
刀额新对虾又叫麻虾、虎虾,民间叫基围虾的多一些。
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挑选时候应该注意,一看颜色、二看斑点,就很容易鉴别了。
四、白苗虾是对虾吗?
不是。
对虾是对虾科,白苗虾是长臂虾科。对虾是节肢动物门,白虾是脊索动物门。
对虾可分定居型和洄游型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
白虾生活于浅海,近岸或河口附近的咸淡水中 脊尾白虾喜在泥沙底质的环境中生活.适盐6‰~30‰。秋季由于大量降雨,常使河口或近岸区变为淡水,但白虾仍能生活自如。
五、白对虾是白虾吗?
白对虾和白虾有最大的区别在于颜色,白虾比较白,白对虾虾比较灰。
白虾只产于中国附近海域。成虾体长4~9厘米。腹部第3节至第6节背面中央有明显的纵脊,故名。额角上缘基部鸡冠状隆脊短于末端尖细部分,末端有附加小齿。第2步足指节的长度约为掌部的两倍,掌部约与腕节等长。生活于泥沙底之浅海或河口附近。 繁殖期为3月至10月。通常幼体经 3个月即可长成4~5厘米的成虾。
白对虾虾体形粗短,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构成。头胸部各节接合,由一大骨片覆盖背方和两侧,叫头胸甲或背甲。头胸部粗大,腹前部较粗,后部逐渐细而且狭小。额角位于头胸部前端中央,上缘平直,末端尖锐,背甲前端有剑状突起。
六、白虾是对虾吗
白虾是对虾吗?解开海产界的迷团
近年来,人们对于食材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不同海鲜品种也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白虾”和“对虾”是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的话题。是否白虾就是对虾?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海产界的迷团。
对虾和白虾:表面上的区别
从外观上,对虾和白虾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身体呈折线形状,表面光滑,颜色透明。然而,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异。
首先,对虾的形状较为修长,胸部稍微呈弧形,尾巴也相对较长。而白虾则偏短而圆,整体形状更为饱满。
其次,对虾的颜色偏红,尤其是头部和腿部的颜色更加突出。而白虾则整体呈现出透明、带有微微粉红色的外观。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差异不大,但仔细观察后还是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
对虾和白虾:发源地和栖息环境
对虾和白虾在发源地和栖息环境上也有一些差异。对虾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包括南美洲、非洲、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地。而白虾则更多地分布在北美洲和欧洲的沿海地区。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它们对于水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而导致的。对虾更适应温暖的海洋环境,而白虾则更适应较为寒冷的海洋环境。
此外,白虾还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海鲜,尤其在美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它们的产量相对较大,并且味道鲜美,质地鲜嫩。
对虾和白虾:口感和味道
口感和味道是判断海鲜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虾和白虾在口感和味道上也有一些差异。
对虾的口感相对较为饱满,肉质较紧实,咬劲十足。而白虾的口感则相对较为柔嫩,肉质较为细腻。不过,这并不代表白虾的口感会比对虾差,只是风格不同而已。
在味道上,对虾具有一种特殊的鲜甜味,非常受人们的喜爱。而白虾则呈现出一种清淡的甜味,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总的来说,虽然对虾和白虾在口感和味道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是令人垂涎的海鲜佳肴。
对虾和白虾:烹饪方式
对于喜欢烹饪的人来说,使用不同的食材可以带来不同的风味。而对虾和白虾则在烹饪方式上有所区别。
对虾由于其较为饱满的口感和肉质紧实,适合烤、炒、烩等烹饪方式。烤对虾可以保持其原有的鲜甜味道,而炒对虾可以将其与其他食材充分融合,提升整体口感。
而白虾由于其较为柔嫩的口感,适合蒸、煮、炖等轻烹饪方式。蒸白虾可以保持其原汁原味,煮白虾可以让其更加鲜嫩可口。
无论是对虾还是白虾,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都能够充分展现其独特的风味。
结论
综上所述,白虾并不等同于对虾。虽然它们在外观上相似,但在形状、颜色、口感、味道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对虾和白虾在发源地、栖息环境以及烹饪方式上也有不同。因此,在选择海鲜食材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所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无论是对虾还是白虾,它们都是美味可口的海鲜佳肴,都值得我们品尝和享受。
七、福建南美对虾是淡水虾吗?
南美白对虾进驯化后可以在淡水生长,一般来说,广州福建等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是在盐度千分之2到8之间的,应该归为淡水。
八、白对虾是淡水虾吗
白对虾是淡水虾吗?详细解读淡水虾与海水虾的区别
在市场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很多种类的虾类产品,其中白对虾就是备受大家喜爱的一种。然而,很多人对白对虾是淡水虾还是海水虾存在疑惑。今天,让我们详细解读淡水虾与海水虾的区别,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白对虾。
淡水虾与海水虾的基本区别
淡水虾和海水虾之间的最基本区别就是它们所栖息的环境不同。淡水虾主要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塘等淡水环境中,而海水虾则生活在咸水环境中,如海洋和海湾。
除了生活环境不同之外,淡水虾和海水虾在外观、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外观特征
淡水虾通常体型较小,通体呈透明或淡黄色,具有柔软的甲壳和弯曲的身体形状。而海水虾则通常体型较大,身体呈色彩鲜艳,并且具有坚硬而直立的甲壳。
生长环境
淡水虾是适应淡水环境的虾类,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湖泊、水塘、河流等水体中。淡水虾需要适应较为稳定的水温和水质条件进行生长和繁殖。
相比之下,海水虾是适应咸水环境的虾类,它们生活在咸水湖泊、海洋和海湾等海水环境中。海水虾对于水温和盐度的要求相对宽容,可以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生长。
营养成分
淡水虾和海水虾的营养成分也存在一些差异。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淡水虾和海水虾的饲料来源和摄取的营养物质也不完全相同。
淡水虾通常以藻类、浮游动物和水草为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它们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
海水虾则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藻类为食,由于饮食的差异,海水虾的营养成分中含有更多的盐分和矿物质。海水虾的口感鲜甜,肉质紧实,也是许多人常选购的海鲜食材之一。
白对虾到底是淡水虾还是海水虾?
回到最初的问题,白对虾究竟是淡水虾还是海水虾?答案是:白对虾是淡水虾。
白对虾是一种以淡水湖泊和淡水流域为栖息地的虾类,它们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淡水水域中。白对虾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与海水虾相比,白对虾的体型较小,甲壳较薄,而且肉质鲜嫩,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它们被广泛用于中式菜肴中,如炒虾仁、虾饺和虾汤等。
尽管白对虾是淡水虾,但并不代表淡水虾没有优势。相对海水虾而言,淡水虾的肉质更嫩、口感更细腻,并且由于淡水环境中的生长条件较为稳定,淡水虾的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承受海水虾所面临的盐度和温度波动等压力。
如何选择和保存白对虾?
选购白对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 色泽:新鲜的白对虾通常呈半透明的浅黄色,并且具有光泽。
- 气味:优质的白对虾应该没有刺鼻的气味,闻起来应该有淡淡的海鲜香味。
- 弹性:用手轻压白对虾的肉质,优质的白对虾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弹回后不会形变。
- 甲壳:观察白对虾的甲壳是否完整,没有裂缝或褪色。
在存储白对虾时,首先将其放入保鲜袋中,并将多余的空气排出,然后将其放入冷冻室进行冷冻保存。经过适当的冷冻处理,白对虾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和口感。
总结
通过对淡水虾和海水虾的区别进行了解,我们可以知道白对虾属于淡水虾类。无论是淡水虾还是海水虾,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白对虾作为一种常见且美味的淡水虾类,在烹饪中广受欢迎。选购和保存白对虾时,可以根据其色泽、气味、弹性和甲壳等特征进行判断。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淡水虾和海水虾的区别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选择和品尝白对虾这一美食。
九、刀额新对虾是淡水虾吗?
刀额新对虾俗称泥虾、麻虾、花虎虾、虎虾、砂虾、红爪虾、卢虾,商业上称基围虾,以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而著称,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也是中国华南地区常见的食用虾种。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1~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
很显然,刀额新对虾是淡水虾。
十、我国对虾养殖的现状是怎么样的,现在去养虾还有钱赚吗?
华叔我养殖对虾10多年很肯定跟你讲那是一定可以赚钱的。
今年进口厄瓜多尔白对虾包装袋上多次检测出新冠阳性,接下来的日子里,进口虾显然命途多舛了。
有危就有机,进口虾的危,意味着国产虾的机会来了!
今年啊,大有可为!
水产业,包括养殖和捕捞,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保障全球食品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
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统计,从 1980 年起全球水产养殖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以平均每年 3.6%的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的人员已达6000万人之多。
FAO 统计数据也显示,2019年水产业(养殖和捕捞)提供的食物分别占全球人口摄入的动物蛋白和总蛋白的 15.7%和 6.1%。2019 年水产业(养殖和捕捞)为全球提供了约1.5 亿吨鱼类,其中养殖产量约占 47.3%,最后约 1.2 亿吨用于食用,约达人均 17.2 kg.
全球食品安全与生产需要长期稳定的水产业。
对食物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全球贸易更进一步发展,也要求食物生产的增速必须与之相适应。
对于我国来说,现在养得最多的就是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墨西哥和秘鲁沿岸的东太平洋海域,属暖水性经济虾类,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 20-30℃。凡纳滨对虾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盐度适应范围为 1 ‰或 2 ‰至 40 ‰(Menz 1980),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养殖,并在 2002 年取代斑节对虾成为世界第一大对虾养殖品种。据 FAO 统计,凡纳滨对虾全球产量在 2006 年超过 200 万吨,其 2019 年全球养殖产量约为 533万吨(FAO 2011)。
我国于 1988 年引进该品种,1999 年实现其人工繁殖,再加上养殖技术的进步,其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品种,并在 2002 年成为第一大对虾养殖品种。我国凡纳滨对虾的养殖产量在 2018-2019 年间突破 180 万吨 ,约占当年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的 1/3,2019 年约为 200万吨,约占我国对虾养殖总产量的 85% 。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产动物中,甲壳类水产动物变得越来越重要。2010-2018 年期间,甲壳类水产动物的养殖和捕捞产量以年均 15%的速度递增,至 2018 年其在全球水产业(养殖和捕捞)中的比重达到 22.7%,居第二位,仅次于淡水鱼业的产量。2019 年全球甲壳类水产动物产量约为 1600 万吨,其中890 万吨来源于捞业,730 万吨来源于养殖业。
在甲壳类水产动物产业中,最重要的是对虾的养殖和捕捞。2009 年全球对虾产量约占甲壳类水产动物产量的 63.7%,达 700 万吨,其中约 380 万吨来源于养殖业,占 54.3%,约 320 万吨来源于捕捞业,占 45.7% 。
在全球对虾产业中,对虾养殖业是一个日益重要的部门。全球对虾养殖产量业已从1970 年的不足 9000 吨迅速增长到 2006 年的约385 万吨,2019 年更是达到了 480 万吨,在全球对虾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已达 54.3%。在对虾养殖业中,又数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最为迅猛。
虾在现在城镇居民的食谱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今年进口虾又大受打击,显然,华叔在这里下一个判断:
国产虾的春天要来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