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最可怕的三大寄生虫?
控制“思想”的寄生虫
双盘吸虫这种扁形寄生虫几个月前因为“僵尸蜗牛”的出现而在社交网络上突然爆红。僵尸蜗牛背后的故事令人不寒而栗,双盘吸虫利用蜗牛和其他腹足动物作为中间宿主,以便向最后宿主鸟类过渡。寄生虫在蜗牛体内发育,用幼虫囊填充蜗牛触角并控制蜗牛,让它变成了“僵尸”,此时蜗牛的触角从外面看就好像是小毛毛虫,吸引鸟类捕食蜗牛,双盘吸虫也因此在鸟类体内开启下一阶段寄生的生命周期。
吃舌头寄生虫
它是唯一已知不仅以宿主的舌头为食,而且还完全占据舌头位置,也就是说以鱼的嘴巴为家的寄生虫。吃舌寄生虫以鱼舌的血液为食,直到鱼舌干涸。然后,寄生虫附着在剩余的干瘪鱼舌上,占据之前舌头的位置,以鱼嘴中的血液和粘液为食。
3、穿透皮肤的寄生虫
有一种寄生虫感染人类。钩虫是不到1.5厘米长的小线虫,会引起通常称为钩虫病的疾病。虽然它们的感染很少致命,但往往会产生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疲倦、食欲不振、贫血和皮肤感染的症状。但如果儿童感染钩虫,则有可能特别危险,因为寄生虫感染会导致身体和认知发育出现问题。它是如何感染的?感染这种疾病的最常见方式之一是赤脚在地上行走,因为钩虫会“附着在皮肤上”然后钻入体内并进入小肠。
二、养殖物种有哪些?
50种养殖品种,哪种最赚钱,同样是您说了算!
1乌骨羊
一般的羊,肉是红色的,骨头是白色的。乌骨羊的肉是黑色的,连骨头也是黑色的。
养殖户张丰文前后花了两三百万元,购买了300多只乌骨羊,主要销往高端酒店。一斤乌骨羊肉要卖三百多元,张丰文销出去了近千只乌骨羊,一年销售额超过400万元。
2肉猪
今年的猪价一路狂涨,缺猪状态持续,都说今年养猪能赚大钱!今年的毛猪价格从最初的7-8元/斤涨到如今的13-20元/斤,抓住风口的养猪户确实能赚到大笔钱,但风险也同样在。
3水蛭
俗称蚂蟥,可用作药材等。湖北潜江市的水蛭养殖户表示:市场上鲜活水蛭每斤76元左右,简单加工后的干货每斤650元左右。他的24.5亩水面共捕捞水蛭12000斤左右,总共可获纯利70余万元。
4甲鱼
甲鱼近些年的需求越来越大,养殖户叶树泉有200亩甲鱼养殖场,年产甲鱼约14万斤,按平均市价20元一斤计算,年收入近300万元,年利润达几十万元。
5田螺
田螺主要用来吃和做饲料,湖南益阳田螺养殖户刘先生表示:一般养殖田螺的成本包括引种、饲料、药、水电和其他一些费用,综合大概在1000元/亩左右,除去成本后的利润大概在3000元/亩。
6蟾蜍
从蟾蜍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成武县汶上集镇王庙村农民王崇京将癞蛤蟆变成了“摇钱树”。
每天,王崇京最少能够生产约 500 张蟾衣药材,获利1500元以上,但是成本还不到10 元。王崇京年销售蟾衣10余万张,获利超30万元。
7鸵鸟
新疆和硕县的贫困村村民李仁振在去年10月份开始养殖鸵鸟,他表示:鸵鸟全身都是宝贝,一个鸵鸟蛋能卖200多元,一只母鸵鸟平均一年产蛋50个,这就能收入一万元左右。
加上鸵鸟肉、鸵鸟毛、鸵鸟皮等,除去设施等投入,平均一只鸵鸟的利润在5000多元,他养殖的26只鸵鸟,今年能赚13万多元。
8多宝鱼
多宝鱼在饭店是很常见的,养殖户郭旗养殖了7万尾多宝鱼,养殖3年后,按当地销售价19元/斤卖出,她的销售额达到了100多万元。
9孔雀
河南省偃师市的90后小伙李龙超在4年前拿出3万元,到山东购买了300多只蓝孔雀幼苗,在自家附近1亩的空地上办起了孔雀养殖场。
在他的孔雀养殖场几年里,数量最多时,李龙超家的孔雀园存栏蓝孔雀有3000只。年销售额百万元,年收入50万元左右。
10西门塔尔牛
养牛是一项投资较大的事业,西门塔尔牛是目前常见的养殖品种,购买一头400斤左右的牛犊需要6000元以上,养殖8-9个月即可出售,一头牛获利约有5000元。
11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其实就是蟑螂的一种,根据齐鲁晚报采访的一位养殖户称,美洲大蠊市场的主要需求是来自制药厂,每斤能卖到七八十元。
12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养殖户史忠存养殖了1万尾七彩山鸡,利用当地米线瓜瓜子和松针,省下10多万饲料钱,同时,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
13香猪
香猪又称迷你猪,集观赏性与食用性于一体。浙江养殖户杨康家里养有200多头香猪,凭借养猪,一年可以有10几万元的纯收入。
14狮头鹅
狮头鹅一般养至10斤出栏,售价每斤10元,除去70元成本,一只鹅的利润约为30元,一批饲养每批出栏1000只,一年12批,年收入有30多万元。
15南美白对虾
2019年的养虾人表示市场并不好,但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赚钱的人还是不少。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敖家镇的敖普兴南美白对虾流转土地近100亩,全部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如今,养殖场每亩产量达1000斤,年产值400余万元。
16蚂蚱
如今的蚂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下酒菜。据《中国日报》报道,一位云南的90后大学生养殖蚂蚱,凭借高原河谷地带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喂养蚂蚱的规范化操作,一年销出去6吨蚂蚱,给他带来了20万盈利。
17黑水虻
咱们前段时间也分享了黑水虻的致富案例,一种用倒掉的剩饭菜就能养的虫,主要用于做饲料。
南京有一家“昆虫工厂”,专门养殖黑水虻来“吃”垃圾。这些黑水虻一天能消灭30吨左右的餐厨垃圾,产出约1吨的黑水虻虫干。
工厂把长大的幼虫黑水虻高温烘成1至2厘米长的虫干,每吨售价在1.3万至1.4万元人民币,主要销往欧洲等地。
18水律蛇
近几年水律蛇养殖悄悄火起来的原因——蛇肉,真的很贵!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水律蛇食用120元/斤
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水律蛇食用111元/斤
广东广州市荔湾区:水律蛇食用50元/斤
你敢养吗?
19蜜蜂
蜜蜂除了产蜜之外,还能用于授粉。在大连瓦房店市阎店乡圣堡,养蜂人倪承治有40个蜂箱。他的蜜蜂租给了6个村子的大棚用于油桃授粉。
通常一个长80米到100米的大棚需要一箱蜜蜂授粉,授粉时间在40天左右,每箱出租300元,老倪的蜜蜂们在40天内为他带来两万多元收入。
20蚯蚓
2019年的牛粪很“金贵”,朱红梅用牛粪养出的蚯蚓,非常受蛋鸭、龙虾养殖户欢迎,养殖场蚯蚓年产量在3000斤/亩,每斤的售价在10-20元不等,4亩地一年可增收15万元。
21娃娃鱼
娃娃鱼(大鲵)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名贵两栖动物,养殖效益高,投资也大一般在50万元以上,繁殖技能有一定难度。 江西某场出产大鲵群100尾,每尾种大鲵出资为10000,每尾挑选按5000元,大鲵幼苗上市价格为500元,除去成本,纯获利为每年133万元。
22鳄鱼
中国的鳄鱼养殖并不广泛,并且都需要登记在案,且持有相关特种许可证。
2亩区域可饲养2500条鳄鱼,成本约23万, 按每条鳄鱼两年可增重40斤计,每斤收购价50元计算,每条纯利1300元,平均每年可创经济收入160万元。
23竹鼠
今年的华农兄弟可以说是大火了一把,养竹鼠也越来越火。一个人可以养殖100到300只繁殖的母竹鼠,100对种鼠按350元一对计,加上其他开支,成本需要6-9万。竹鼠一般第二年才有利润,100对竹鼠一年有5.4-7.2万的利润。
24蚕
河南蚕农告诉我们,一棵桑树苗0.4元,一亩地植1440棵,7—8年为一周期,平均每年投入的桑树为87.27元/亩。桑蚕亩净利润为7000-8000元,每50公斤桑蚕价格为2817元。
25梅花鹿
梅花鹿很多部位营养丰富,有的可以加工成药材,市场上对梅花鹿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梅花鹿的经济效益一般以一对梅花鹿为单位进行分析。梅花鹿雌雄各一只,每只种鹿的价格为四千左右。刨去成本,每对梅花鹿每年的纯利润约为一万三。
26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养殖的人工驯养难度大,价格高。以引种40只锦鸡为例,一年养殖投入约4万元左右,根据锦鸡繁殖率计算,一年利润约为15万。
27羊驼
羊驼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绒、毛、肉、皮、乳方面。
不久前新闻就曾报道,株洲小伙在黄花镇养羊驼一天赚3500元。一般羊驼的寿命为20年,2岁起便可以交配,1只母羊驼2年可产3只小羊驼。所以说,养殖羊驼有着持续的高效益。
28鸸鹋
鸸鹋[ér miáo]和鸵鸟长得很像,鸸鹋幼雏的价格一般每只500元,一般一只鸸鹋出栏成本为1600元。一只鸸鹋卖3000元,那么纯利润就在1400元左右。
如果是母鸸鹋,一只母鸸鹋一年的产蛋量20枚。每枚鸸鹋蛋的批发价为40元,效益还可增加800元。
29金蝉
金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一般来说,从金蝉种苗殖种下去到收获要2-3年不等。现在的高密度养殖可以达到每亩300斤左右,金蝉的身价也一直攀升,已经由两三年前的20元/斤,上涨到50元/斤,甚至60元/斤。
30蜗牛
蜗牛可作为高蛋白食品送上餐桌。杭州萧山的蜗牛养殖户施中兴说,一般情况下,蜗牛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至4个月。
今年7月,施中兴养殖的10000个蜗牛繁殖了近80万个小蜗牛,获得了丰厚的利益。蜗牛上西餐桌,每个能卖出60元的好价钱!
31蝴蝶
在山东东营,有一个大型蝴蝶养殖+观光基地,占地200多亩。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她养殖的蝴蝶品种有20多种,蝴蝶及其相关工艺品销售和5-11月份的观光收入,养殖成本投入不到20万元,一年净利润能达到近300万元。
32豪猪
豪猪浑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就连身上脱落的刺都能卖,商品豪猪体重大约13公斤,市场价140公/斤元,一只活豪猪价值上千元,养殖收益十分可观。
33水貂
水貂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皮毛兽,目前水貂的养殖主要是作为珍贵的皮毛用料。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宠物貂的售价最低也要2000元,来自河北徐庄村的李巧玉的14亩养殖场,现共有四个大棚,600只水貂,每年可出貂皮2000张,纯利润约20万元左右!
34肉鸽
肉鸽的上市期很短,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约20天的养殖,幼鸽的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然后就可以出栏。在农村地区,普通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开放空间养殖种鸽。
例如,如果养殖100对种鸽,一年的净收入可以超过1万元。如果一个家庭可以养殖1000对,通常年收入可以超过10万元。
35鹌鹑
家在西坪村的农村小伙盛克云大学毕业后,回乡养殖鹌鹑,总共投资了20万,引进了3万多只小鹌鹑。
3万只鹌鹑不到两个月就开始产蛋,发展到今天,鹌鹑数量在5万只左右,每天的产鹌鹑蛋1400多斤,每天产值4千多元。综合下来,月纯收入5万多元。
36黄粉虫
黄粉虫其实就是大家平时说到的面包虫,以养3000盒黄粉虫为例,需要200平方米场地和两人管理,除去饲料、人工成本,每月的纯利润在9000元左右。黄粉虫养殖每年能为农户增收7万余元。
37金龟刺猬
金龟刺猬,是当前市场养殖较多的特种动物之一。养殖成本低,一只一般2-3斤以上,生长周期3个月左右,一年3-4胎,每胎7-10只,价格在120元/公斤,养殖利润大。
38蝈蝈
蝈蝈具有食用、饲用、药用、制作工艺品、生物防治、赏玩等价值,据了解夏天一只普通的蝈蝈在五到十元左右,而冬季人工繁殖的蝈蝈身价更高,几十元,几百元一只的都有,最高可达上千元一只。
39绿头鸭
人工养殖的绿头鸭60天可以达到1.2-1.4公斤体重,适合出栏,以一栏100只为例,一年至少可养殖4栏绿头鸭,就是4000只,每公斤鸭肉按保守价格20元,第一年绿头鸭可带来8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除去一半成本,还有将近4万的的利润。
40黄鳝
养殖一亩黄鳝可获得大规格黄鳝(条重100克以上)4000公斤,按冬春季市场收购大规格黄鳝的中等价格(每公斤40元)计算,则可收入16万元,减去成本,利润可观。
41贵妃鸡
贵妃鸡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保健食品,150~160日龄开产,年产蛋约180枚左右。贵妇鸡的市场价格约为每公斤30元~40元左右,目前全国各地的饲养量较少,市场前景不错。
42鲍鱼
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去年12头鲍收购价每斤近60元,因为养殖规模扩大及天气等原因,今年的市场行情一路走低,有些养殖户表示今年的鲍鱼卖出了“白菜价”。
43海参
海参也属于名贵的水产品,依据规格不同,今年新鲜海参的收购价格在130-170元/斤,干货售价更高,养殖户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44鳜鱼
在今年小龙虾价格趋紧时,鳜鱼的价格创近三年来新高,塘口收购价每斤在20元以上,在鱼类中价格较高,养殖户也因此大挣一笔。
45肉兔
肉兔养殖投资小、周期短、效益佳,已经成为不少农村地区致富的好项目。
养100只种兔的情况下,可以按照15公85母进行搭配,平均每胎生产7只幼兔计算,85只母兔每批共生产595只幼兔。当前商品肉兔回收价格大约在6元/斤上下,一只6斤重的商品肉兔可以卖36元,一年可收益6万元左右。
46蜈蚣
蜈蚣的药用价值很高,现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蜈蚣养殖比较冷门,入行的人也比较少,养殖风险较大的,不敢轻易尝试,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养殖800条蜈蚣,需要成本4万元左右,可获利约3万元。
47毛驴
目前养驴除了驴肉之外,驴皮是阿胶的一大主要来源,一张驴皮价高时可卖到4000元左右。目前一头300斤以下驴驹价格在5000块左右。普通养殖户一年养10-20头驴,一年出5-6头驴驹,年收入可达5-6万元。
48黑斑蛙
蛙肉近几年成了餐桌上的热门美食,但供应跟不上需求。黑斑蛙以亩产1500千克成蛙计算,总成本约为2.2-2.8万元,以市场价30元/公斤计算,养殖青黑斑蛙亩净利润可达2-3万元/亩。
49种蛋鹅
山东省阳谷县的孟凡申就是种蛋鹅的养殖户,他的养殖场共有2000多只种蛋鹅,一天能产下六七百个种蛋,一个种蛋卖7元,一天至少收入4000多元,年赚20万元。
50鲟鱼
鲟鱼是鱼子酱产出的主要来源,因此鲟鱼的价格非常高,养殖投入成本也大。
广西桂林市的潘艳耐2017年开始养殖鲟鱼,基地养殖7万尾鲟鱼,前后投入200多万,年卖成品鱼5万公斤,刨除鱼苗、饲料和人工等成本,一年可以赚100万元。
看完以上品种,您觉得哪个最赚钱呢?
三、红罗非要养多久才能吃?
养5-6个月可以吃。
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又称丽鲷科,丽鲷属),学名RedTilmpa,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
四、加吉鱼的生活习性?
鲷鱼又叫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加吉鱼属于鱼纲,鲷(SeaBream)科。体高侧扁,长五十厘米以上,体呈银红色,有淡蓝色的斑点,尾鳍后绿黑色,头大、口小,上下颌牙前部圆锥形。在非洲莫桑比克的温暖水域,有各种奇怪的珊瑚丛。在这片美丽的珊瑚树林里,住着一只美丽可爱的小精灵――鲷鱼,它充满了父爱和母爱。
“凤冠和官服”。新娘子鲷鱼是一种温水热带鱼,它已经盖了一栋新房子,正在等待爱情。同时,它是一种耐盐性广的银鱼。它不仅能生活在淡水中,还能生活在含盐量为35%-40%的盐水中。然而,在2001年之前,人类对鲷鱼知之甚少。
鲷鱼是海鱼种的一属,其属种多达百余种之多,可谓海洋鱼类中的一个大家族。从近浅海域到远深海洋,都有它们的踪影。鲷鱼又叫加吉鱼、斑加吉、铜盆鱼。体呈卵或椭圆形,侧扁高背,头大口小,侧线发达,身披栉鳞,背臂鳍具硬棘。海鲷多为底层鱼,杂食性,以虫虾蟹贝螺小鱼等为主食,亦食肉类蔬菜和糖果。其种类主要有真鲷、黑鲷、白鲷、黄鲷、大眼鲷等。以上各种鲷鱼均为常见常钓者。此外还有:马鲷、雀鲷、笛鲷、慈鲷、金眼鲷、刺尾鲷、天竺鲷、马面鲷、雪鲷、坦鲷、短鲷等,后四种多生活于热带海域。海鲷尾重小者数百克、大者数千克,其肉厚少刺、味道鲜美、为高级食用鱼,深受海钓人的青睐。倘有二三千克者上钩,其拉力之大远远超过其他鱼类,很是过瘾。下面简介数种海鲷的习性和钓法。
一、真鲷
又名红加吉、红立、赤坂、赤鲫鱼。体形椭圆,头大口小,背臀鳍硬棘尖刺,尾鳍叉形。体鳞淡红,背布蓝色小斑点,尾缘黑色,腹银白。成鱼个体一二千克至十数千克。真鲷栖息于近海底层沙砾水域,多生活在水深30-200米的岩礁地带。生殖期游向近岸。食性广而杂,以贝螺、甲壳类为主食,亦食虾、蟹、乌贼、章鱼、沙丁等小鱼和沙蚕、沙虫、泥虫、岩虫等虫饵。真鲷聪明机警,摄食非常谨慎,一般是先围食转几圈后以头碰饵,再试探咬之,稍感不适则立即吐出。
钓法钓饵
1.海竿钓法:3.0-4.5米长海竿,8-10号粗线150-200米装于3000型大轮上,线端穿一个50-60克重的锥形空心铅弹,其上50厘米拴一连接环,环挂伊势尼12-14号锐钩1枚或2枚,脑线长20-30厘米,钩挂活虾、活虫或贝螺嫩肉,或乌贼、章鱼、沙丁鱼的肉块。如钓礁边或堆石大中空处,也可挂枚组成的葡萄钩。此法为远钓深水中大型真鲷的基本装备和饵料。
2.手竿钓法:5.4-7.2米中长硬调手竿,拴3-4号齐竿主线,线端连接环下挂2.5号脑线2条,各长10厘米、22厘米,结伊豆11-13号钩,挂虫、虾、小鱼等活饵,诱钓效果颇佳。环上铅珠5克重,起卧底定位作用。选位于岸边礁丛内侧码头拐角、河流入海口边缘草藻等稳水区,可用粗肚长尾立漂获取鱼讯。有口时,提竿宜迟不宜早,待浮漂上下抖动后置入水中,黑漂时方可起鱼。如钓流水涌浪区域,浮漂已无法传递有效鱼讯,取下浮漂凭手感或观竿梢获取鱼讯。
3.手线串钩探钓法:备6-8号强力线50~80米,缠绕于竹筒或易拉罐上,线端拴一个80-100克重的倒钟形铅坠,以方便下潜和提拉。坠上20厘米、40厘米、60厘米处各结一对鸳鸯钩,下钩挂小活鱼,中钩挂活虾、螺肉,上钩挂活虫。基本钓法是乘船筏探底钓岩礁、石崖之鲷。倘遇涨潮,尤其是朔望日及其前后的中、大潮汛时,真鲷有离底上浮随潮而游向岸滩索食的特点。此时可站于大船舰边栏实施逐层探钓法,不必死守底层。此法亦适用于桥涵、坝基、渔排等水域。此外延绳底钓法、缆钩装饵鱼底钓法,大排钩围岛礁钓法、拟饵鱼虾、旋转亮片钓大鲷等技法,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抛竿、手线钓法系常用且有效之法,也基本适用于下文论及的黑、白、黄、红等鲷鱼。
二、黑鲷
又名黑加吉、乌颊鱼、海鲋。体延长呈椭圆形,侧扁,吻钝尖,身披栉鳞,头暗色,体灰黑色,有银光,鳍缘黑色,体长15-30厘米,体重500-2000克,最大的有四五千克,系浅海暖温性底栖鱼,喜欢栖游于岩礁或沙、泥底海域。常在岸畔礁丛、码头、河口内湾泥沙地猎食小鱼、虾、虫。亦喜食螺贝和头足类嫩肉。其摄食习惯是先游向食饵,再以视、嗅觉和侧线辨认之,而后即吞咽游去,此时手竿、矶竿浮漂的讯号是走漂到黑漂。这一点与真鲷遇食反复衔吐是不同的。黑鲷洄游规律性很强:随着潮汐周期顺流而游,每月的朔望日大潮汛时,纷纷游到岸边索食。平时亦喜在有海流的岩滩、涵洞等处觅食。黑鲷还有喜臭的食性,据此岸畔钓可以腐鱼虾烂肉或泥粪球设窝诱钓之。
三、白鲷
俗称白立、白格、白躐,学名澳大利亚鲷。体形与黑鲷相似,宽扁背高,银白色,凶猛力大,嘴大贪食。食性与真鲷、黑鲷无异,以螺贝虾蟹小鱼为主食,系地层鱼,尾重多为500-1500克。喜白昼摄食,多栖游于礁石底部海流中觅饵。白鲷猎食爽快,吸入口中直接吞下,中鱼拉竿明显。
四、黄鳍鲷
俗称黄加吉、黄翅鱼。体侧扁,椭圆形,背狭腹圆。口大,背鳍坚硬,尾鳍叉形。体色灰黄,腹、尾、鳍、叶黄色,体重500克左右,最大3-4千克。系浅海底层鱼。喜欢在潮流缓慢的岩礁区栖游觅食,主食虫、虾、螺、贝、藻类和有机物碎屑。此鱼脂肪、蛋白质含量高,肉嫩味美,经济价值较高。主要分布于黄、东、南海、台湾海峡和北部湾。垂钓旺季为6-10月,南海、北部湾全年可钓。手竿钓位选码头、桥下、涵洞口、闸门边或船筏上。抛竿钓礁丛边缘、岛岩外围、红树林、河口泥沙滩等处。此鱼贪吃,虫、虾、螺、鱼肉为最爱,挂钩昼夜可钓,夜钓尤佳。进食习惯:发现食饵即吸进再吐出,反复多次,确认可食安全才会再吸入吞下。
五、大眼鲷
俗称大目鱼、大目莲。体侧扁稍长,头大,眼大,口大,吻短,牙细小圆锥状。背鳍为锯齿状硬棘,体色鲜红漂亮。鲈形目,大眼鲷科、属之一种。为暖水性底层鱼,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南海、北部湾均有。此鱼为肉食性底礁夜行类鱼。以虾、蟹、小鱼为食,种类有长身、短尾、大鳞、高背、米氏、新生等大眼鲷。营养丰富,脂肪蛋白质含量高,肉嫩味鲜,为高级食用鱼。此鱼多栖游于岛礁深水猎食。钓法以手线探钓或抛竿远投底钓为宜。
六、红笛鲷
体形侧扁延长,体色红艳美丽,体长20-40厘米,体重3-5千克。系鲈目笛鲷科、属之一种。此鱼肉质坚实,含高蛋白,味鲜美,可制名贵的红鱼罐头或咸鱼。此鱼栖于水深30-100米的泥沙岩礁底层,猎食小鱼、鲜虾和虫类。钓场宜选岩礁海岸、码头、防波堤、泥沙滩等地。钓法:手竿拖动、抛竿远投底钓、延绳底钓等。
七、石鲷
体高侧扁,尾短,呈椭圆形。棕灰体色,有黑斑,披小鳞,栖于沿岸浅海。杂食性底层鱼,主食虾虫小鱼,亦食藻类、有机物。体重多为300-1000克。是海钓岸、滩、红树林、海草边、江河口等处的最佳目标鱼之一。钓法:以中、长手竿双钩钓法。短矶竿、短海竿葡萄钩、小炸弹钩钓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