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振兴国内大豆产业

83 2024-02-22 15:08

  8月17日,由中国大豆产业协会、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等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行,受邀嘉宾与行业专家等就我国大豆产业如何应对内外部冲击展开交流,深度解析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风险与机遇,探讨我国大豆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粮油供应紧张格局显现,特别是在今年南美大豆减产之后,叠加美国大豆低库存,大豆价格居高不下,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市场关心焦点。国内方面,由于播种面积增加、主产区气象条件不佳,大豆价格依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之际,国内大豆市场如何做好保供稳价等工作就显得非常重大,特别是大豆产业链上的市场主体用好期货和期权工具管理风险,对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豆一、豆二和豆油期权的上市,为大豆产业搭建起了比较完整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将促进大豆“保险+期货”在更大范围推广,服务国内大豆种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此前的采访中,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唐启军告知期货日报记者,当前在东北农村,农民在出售大豆、玉米时都要拿出手机参考一下期货价格,这与多年来大商所持续不断地开展农户免费培训和市场信息下乡,以及实施大豆“保险+期货”项目密切相关。据介绍,大商所从2000年前后就启动了“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与黑龙江省政府合作,把期货价格信号传递到田间地头,很好地保护了豆农种植的收益和积极性。后来为大家所熟知的“保险+期货”项目,即是大商所在“千村万户”工程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

  多位市场人士均表示,大豆“保险+期货”为农业种植合作社、广大豆农等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是提高农民收益保障水平的好模式,并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据悉,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后,大商所即正式将“保险+期货”试点推广至大豆品种。据统计,自2016年至2021年,大商所共支持开展大豆“保险+期货”项目57个,涉及种植面积881万亩、现货量137万吨、农户28万余户,理赔2.94亿元,有效保障了豆农收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今年大商所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针对性推出大豆振兴项目,服务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目前,在黑、吉、辽、蒙、冀、豫、鲁、皖8省区的12个项目已足额出单,共覆盖产量27.57万吨、种植面积173.72万亩。在1.11亿元总保费中,除大商所支持3098万元外,财政补贴5480万元,占比近50%,农户自缴2178万元,占比也靠近20%。项目的影响力和认可度都在不断提升。”大商所上述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补充道。

  同时,大商所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大豆产业链企业开展市场培养。记者掌握到,2017年以来,大商所持续扩展产融培养基地数量,仅豆类品种相关产融培养基地就已达到20家,中粮、九三、江海粮油、新盼望六合等国内大型企业均参与其中,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传帮带”作用,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或周边企业共同学期货、用期货的局面。

  大商所还积极开展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组织期货公司直接为大豆产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服务。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在豆一、豆二、豆粕、豆油品种上备案的37个项目将为34家大豆产业企业提供服务。特别是今年新增的期货项目,将推动企业构建内部制度并直接开户交易,有助于企业直观学习、掌握期货套保的要点。

  粮油安全,国之大者。在当今面临全球百年变局之际,端牢“中国饭碗”的重大性凸显,发展与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更成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大举措。该负责人认为,不断提高全产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再加上大豆振兴计划等政策扶持,农民稳产增收和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将更为牢固,未来我国大豆产业美好的前景值得期望。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唐启军表示,要培养国际化大粮商和“中国农业领域航母”,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做好“中国饭碗”的守护人。

  据期货日报记者掌握,论坛设置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对大宗商品的影响”“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及价格展望”“现阶段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发展路径探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大豆产业发展方向”“保供稳价,大豆供应链风险管理新风向”以及“双循环下全球大豆玉米价格的演绎”等主题演讲,同时还安排了“大豆产业如何应对全球性动荡变革带来的冲击”专题论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