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鲷鱼养殖?

254 2024-03-04 21:34

一、花鲷鱼养殖?

鲷鱼需要碱性水质 可以放些贝壳 珊瑚类增加水的硬度和碱度,

适宜温度:23-32℃

硬度:9-11dGH

Ph值:7.2-8.0

可以放置鲷罐供其躲藏 ,保持水质 ,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鲷鱼类。

鲷鱼,真鲷,鲷科,真雕属又叫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加吉鱼属于鱼纲,鲷(SeaBream)科。

体高侧扁,长五十厘米以上,体呈银红色,有淡蓝色的斑点,尾鳍后绿黑色,头大、口小,上下颌牙前部圆锥形,后部臼齿状,体被栉鳞,背鳍和臀鳍具硬棘。

中国沿海均产,但以辽宁大东沟,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龙口、青岛为主要产区。

二、红彩鲷是淡水鱼吗?

红彩鲷,也被称为血鹦鹉或红肚鲷,是一种人工培育的观赏鱼,它并不是一个自然界中存在的物种。红彩鲷通常是由美洲南部的淡水鱼种如紫红火鲤(Amphilophus citrinellus)与红魔鬼鱼(Hybrid of the Cichlids, Amphilophus spp.)杂交而成的。由于其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外形,红彩鲷在观赏鱼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尽管红彩鲷源自淡水鱼种,但它们可以在多种水质条件下存活,包括淡水和稍微咸水的环境。然而,它们通常是在淡水条件下饲养和销售的。由于红彩鲷是通过人为选择和杂交培育出来的,因此它们的自然栖息习性可能与亲本物种有所不同,但它们仍然主要被视为淡水鱼。在饲养红彩鲷时,应提供适合的水质条件、适当的空间以及足够的藏身之处,因为它们属于领地性较强的鱼类。

三、螺旋藻用在水产养殖上,有什么好的作用?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上被广泛应用于鱼、虾、蟹、贝的饵料或饲料添加剂。它具有高蛋白、高营养、高消化吸收率,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等特性,并且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特殊的类胡罗卜素有增色和改善鱼体肉质的作用。我国对螺旋藻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作为藻类蛋白源开发列入“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螺旋藻蛋白以其优质、天然且不造成污染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优秀的营养食品”。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对养殖品种具有促进生长、增加食欲、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幼体成活率、改善品质体色等功效,而且其繁殖快、易培养。螺旋藻藻体微小,可直接作为动物的开口和幼苗饵料。添加制成的颗粒饲料投入水中不易下沉、不凝集、不败坏水质,养殖效果好。特别是在海珍品养殖日益受到病害困扰和饲料对水质严重污染的情况下,螺旋藻的特殊功效越来越受重视。

  一、蟹的育苗和培育螺旋藻的干粉或单纯投喂螺旋藻鲜藻体的幼体成活率分别为53%和50%,比投喂卤虫加蛋黄的幼体成活率提高很多。随着幼体的增大及捕食能力的增强,动物活性饵料尤为重要。在蚤状幼体阶段,幼体采用吞食方式,因而可将螺旋藻直接投入水中。到了幼蟹培育阶段,幼蟹是采用抱食方式,可把鲜藻与淀粉掺和拌成颗粒状饲料。鲜藻作为饲料投入海水中,不但本身不会死亡,并且还会生长,这不仅不会像干燥粉那样腐烂而污染水质,还能因螺旋藻的生长而利用水中的氨态氮,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二、扇贝的培育在扇贝养殖过程中,春季将亲贝移入室内,加温促进性腺成熟进行采苗,需建同等体积的微藻培养池。但春季气温低,藻类供不应求,淀粉代替效果很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了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亲贝饲料,可以完全代替鲜活微藻,产卵量与孵化率都很高。采用螺旋藻配合饲料可以减少基建投资,减轻劳动强度,节省饲料费用,更重要的是减少风险,提前育苗,增加收入。

  三、鲍的育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85年开始研制螺旋藻配合饲料,包括育苗、工厂化养鲍和海上笼养饲料。同日本饲料相比,我国研制的螺旋藻鲍配合饲料耐水性好,稚鲍死亡率低,长成鲍的壳较厚,不易损伤,并带有特色的墨绿色壳色,接近野生鲍,很受消费者欢迎。日本饲料喂养的鲍是翠蓝色,与野生鲍明显不同。另外,我国生产的饲料只是日本饲料成本的一半。若用螺旋藻饲料喂北方鲍,越冬成活率有很大提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四、鳗鲡饲养用螺旋藻饲养鳗鲡,生长整齐、状态良好,体型、体色、体表都发生显着变化,常用量为1%~3%。鳗鱼营养价值很高,人工养殖过程中,个体生长差异很大,许多达不到采捕标准,成为僵鳗,影响经济效益。螺旋藻含有保生长作用的未知生长因子,用它作饵料添加剂,体重会有明显增加,饲养效益非常可观。

  五、改善观赏鱼的体色螺旋藻可使鱼体加快生长,增强活力,提高鱼的艳丽程度。活藻喂养锦鲤,其体色会更加艳丽。螺旋藻中含类胡萝卜素组成的色素系统,有利于代谢转化和鱼体颜色的改善。活藻还可净化水体,但当水体中螺旋藻增多时,影响赏鱼,因而可把藻加到饵料中。据报道,鲤鱼皮肤中的色素基本上是由类胡萝卜素组成,而类胡萝卜素多为高度不饱合结构,易于氧化,造成黑色素沉积,失去天然颜色。而螺旋藻中所含类胡萝卜素很高,而且还有鱼体本身所需的代谢酶,不仅有改善体色的作用,还起到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肉质的作用。

  六、用于海水真鲷、灰斑鱼等海珍品饲养海水网箱养殖真鲷、灰斑鱼等珍品,病害常常难以控制。螺旋藻含有提高动物免疫力和去病能力的免疫物及抗热应激作用因子,添加螺旋藻作饵,可减少死亡,同时也有改善体色的效果,使海珍品更具商品价值。

四、云龙鱼怎么养?

1、苗种运输及放养

(1)苗种购于福建省,选择体长9厘米、体质健壮、无外伤的苗种,采用水车运输,水车要求保温带循环水系统,运输过程降温,运输时间24小时左右。

(2)每立方米水体放9厘米苗种100尾,随着生长逐渐分池,成鱼时密度每立方米水体20尾左右。

2、水质管理

(1)云龙石斑鱼适宜水温为 18~26℃,盐度在17~30,pH为7.3~8.6,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5毫克/升。

(2)每天清池底一次,每月倒池一次,及时分池。

3、饵料投喂

(1)采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对于刚刚放养的鱼苗,每天投喂2次,之后可根据养殖情况逐渐减为1次,投饵量应以当日不留残饵为宜

(2)投饲时,分批缓慢遍撒,一直到喂饱不抢食为止。

4、病害防治

(1)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比较典型疾病就是神经坏死病毒病和真鲷虹彩病毒病;

暂无直接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依靠规范常规管理措施,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2)细菌性疾

常见的细菌性疾主要有链球菌病、弧菌病和烂鳃病三种;

细菌性疾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3)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主要有白点病、车轮虫病、微孢子虫等,出现这些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水质不良、有机质过多导致的;

治疗上可采用改良水质、药物治疗及加强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寄生虫病的暴发。

二、养殖效益分析

2017年7月1日在天津市兴盛海淡水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云龙石斑鱼苗种进行养殖。引进 3 万尾平均体长为 8.31 厘米的苗种,苗种从仔鱼阶段已经养殖60天,在天津经过240天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528.17克,特定生长率为1.5%,日增重为2.14克,成活率达92%。按养殖周期 1 年算,成鱼平均体重可达 600 克/尾,市场价按 90 元/千克估算,产值为 149.04 万元,利润可达90万元。

版权提示:部分原创内容来源于编辑及农技专家投稿,版权归其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等侵权行为。

五、东山岛主要产什么鱼?

东山岛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的南部,是一个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岛。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东山岛产出了多种鱼类。以下是一些东山岛主要产出的鱼类:石斑鱼:石斑鱼是东山岛的重要渔业资源之一。由于东山岛海域的水质清澈,温度适宜,为石斑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石斑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马鲛鱼:马鲛鱼是东山岛的又一重要渔业资源。这种鱼类在东山岛的海域中数量较多,而且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适合各种烹饪方式。鲈鱼:东山岛的海域也盛产鲈鱼。鲈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许多人喜爱的海鲜之一。红鲠鱼:红鲠鱼是东山岛的特产之一,其身体呈红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此外,东山岛还产出一些其他鱼类,如鲷鱼、带鱼、鲢鱼等。这些鱼类不仅为当地渔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为东山岛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东山岛的渔业资源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小黄瓜鱼养殖方法?

小黄鱼的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同真鲷、妒鱼等相比,大黄鱼具有摄食缓慢且量少等特点。因此投饵要慢。高温期间生长最快。为保持商品鱼金黄色的天然体色。养殖后期需在网箱上加盖遮阴物控制光线。最佳生长水温22~26℃。盐度1.8%~2.5%,溶氧5毫升/升以上,pH8.0。

黄花鱼又名黄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黄花鱼分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黄鱼(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小黄鱼也叫梅子、梅鱼、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瓜鱼、厚鳞仔、花鱼。都隶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 。

黄鱼曾是中国重要经济鱼之一,为中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州半岛以东。该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大黄鱼生殖季节有春、秋两季,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作为名贵经济鱼类,大黄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因过度捕捞,资源破坏严重。

七、黄鳍鲷野生与养殖的区别?

1、鱼头形状不同:野生黄鱼的鱼头整体形状呈较为尖锐的形状,鱼唇的颜色呈现出口红一样的鲜红色非常鲜艳;而养殖黄鱼的鱼头比较大给人一种浮肿的感觉,鱼唇也没有什么颜色。

2、鱼尾的长度不同:野生黄鱼常年在大海中生活,需要进行洄游,活动场地比较大没有拘束,所以尾巴就比较修长有力;而养殖黄鱼一般生活在网箱中,活动空间比较小,所以尾巴明显比较短。

3、口感不同:野生黄鱼的肉质紧实黏重,在炖煮的时候久熟之后一般也不会出现散架;而养殖黄鱼的肉质一煮就散架,口感也没有野生的好,所以野生黄鱼的价格比养殖黄鱼高很多。

4、背鳍鱼鳞不同:野生黄鱼的背鳍上有锯齿状,整体比较尖长,颜色为透明或者微黄色;而养殖黄鱼的背鳍颜色为灰白色,表面比较粗糙不整齐,鳞片也会出现倒插现象。

八、黄鱼可以在北方养殖吗?

可以的,以下是黄鱼养殖技术

大黄鱼黄花鱼养殖技术

大黄鱼俗称黄花鱼。大鲜。头钝尖形,口裂大,端位,倾斜,吻不突出,上颌最外列齿扩大为犬齿,前端齿较大,但较疏,前端中央无齿。体侧上半部为紫褐色,下半部为金黄色,发光颗粒为橙黄色。背鳍浅黄褐色,尾鳍浅黄褐色,未缘黑褐色,臀、腹及胸鳍为鲜黄色,口腔内白色,口缘浅红色。大黄鱼与小黄鱼外形较相似,区别依据是:大黄鱼背鳍起点至侧线间有鳞8~9列,而小黄鱼为5~6列,大黄鱼第二臀鳍棘长大于或等于眼径,而小黄鱼的则小于眼径。大黄鱼尾柄长与尾柄高之比(3.4~3.7)大于小黄鱼(2.7~3.4)。

  大黄鱼曾是我国重要经济鱼之一,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洲半岛以东。该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大黄鱼生殖季节有春、秋两季,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产卵后幼鱼在近海长大,分散索饵。随着水温下降,部分鱼群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作为名贵经济鱼类,大黄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因过度捕捞,资源破坏严重。经过多年研究,1990年开始批量育苗,商品鱼养殖从1992年开始不断扩大规模,产量逐年增加。养殖省份从福建开始,并向浙江、广东,海南等省辐射。养殖方式从网箱养殖向池塘养殖拓展。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商品规格的,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克左右。养成阶段的饵料一般以冰冻上层鱼为主,并辅以粉状配合饵料。上层鱼用刀切成适口的鱼肉块,加工方便,不易散失,或把鱼绞成肉糜,拌成枯性强的团状饵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来投喂。鱼肉糜较鱼块具较多优点:可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饵料或其他饵料,也可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及药物,营养全面。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同真鲷、妒鱼等相比,大黄鱼具有摄食缓慢且量少等待点。因此投饵要慢。高温期间生长最快。为保持商品鱼金黄色的天然体色。养殖后期需在网箱上加盖遮阴物控制光线。最佳生长水温22~26℃。盐度1.8%~2.5%,溶氧5毫升/升以上pH8.0。

九、人工养殖海鱼多少种?

人工饲养的海水鱼有大黄鱼、海鲈鱼、鲆鱼、石斑鱼、鰤鱼、河鲀、梭鱼、鲻鱼、真鲷、黑鲷、美国红鱼、牙鲆、大菱鮃、舌鳎等。 其中:

大黄鱼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养殖产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和浙江。

海鲈鱼在我国的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

鲆鱼养殖位居海水鱼类养殖的前列,在我国的产地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和江苏等地。

鰤鱼在日本已有数十年的养殖历史,已成为日本海水网箱养鱼产量居第一位的重要养殖对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