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里边真的有珍珠吗?

69 2024-03-05 06:21

一、蛤蜊里边真的有珍珠吗?

回答:有的蛤蜊有,有的没有。当寄生虫钻进蛤、蚌坚硬的贝壳内时,蛤、蚌为了保护自己,它的外套膜就快速分泌珍珠质,将这个寄生虫包住,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珍珠。

有时候,一些沙子掉进蛤、蚌里面,蛤、蚌无法将它们排出去,受了刺激的外套膜分泌出珍珠质来逐层包住它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珍珠。

二、青蛤形态特征是怎样的?

蛤蜊属瓣鳃纲真瓣鳃目蛤蜊科 贝壳坚厚,略成四角形。两壳极膨胀。壳顶凸出,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弯。壳顶及膨胀部分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1条窄的黑褐色边。壳内面紫红色。生长线明显,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左壳有分又的主齿,右壳具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大,黄褐色。前、后闭壳肌痕明显。外套痕清楚,外套窦不深。 蛤蜊多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5~10cm)中,属广温广盐性贝类,生存适温为0-30℃,适盐范围为1.4%-3.7%。蛤蜊肉味咸寒,有滋阴、利水、化痰的功效;壳具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的作用,可治疗喘咳痰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烫伤等。 蛤蜊4月份为繁殖盛期,2~3周龄壳长可达3cm。

三、老瓷器出现蛤蜊光的部位和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在古玩界,对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称做“蛤蜊光”。 尤其是明万历年间的“红、黄、绿 三色的“大明彩”,不仅在彩釉上能见到这种光彩夺目的“蛤蜊光”,有时连牙白色的底釉上,也有这种令人目迷神移的光晕闪现。由于这种光晕显得珠光宝气,因此也有人把它称做“蛤蜊珠光”。 到了清初,黄、绿、蓝等釉色以及此类釉色的边缘部分,也常常可以看见这种正视难看见,侧视则分明的“蛤蜊光”。这种特有的迎光显现,避光消退的光怪陆离的光晕,成了古瓷的特征,因此也成了鉴定古瓷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一位著名陶瓷专家、鉴定家曾为此写有专著。认为这是由于釉色中一些金属元素,历经近300年左右的岁月,渐渐游离到了瓷面上,因此而形成了“蛤蜊光”。由此断言:清康熙、雍正朝以上年纪的瓷器彩色釉面,才有可能出现这种“蛤蜊光”。 问题是,在实际收藏过程中,笔者和几位藏界友人,都有相同的经历或是同感共识:不仅在清中期的嘉庆朝瓷器粉彩釉面上发现过这种带点神秘色彩的“蛤蜊光”,就连只有一百多年的同治、光绪年间的一些彩瓷,也有个别出现这种光晕。 也就是说,“蛤蜊光”的出现,需要一定年纪,但不一定要等到250年以上。当然,也有的古瓷,年纪不小,却没有出现这种光晕。因此,“蛤蜊光”也不是判断古瓷的绝对的惟一依据。 但是,根据“蛤蜊光”来判别古瓷真伪,在目前来看,还算是个比较重要比较可靠的手段之一。尽管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仿古者以某种药水浸泡等手法,制造假“蛤蜊光”来仿造古瓷。但和别的制假手段同样难以避免地产生缺陷:假“蛤蜊光”也和假“包浆”、假“火石红”一样,不够自然,缺少灵气。假“蛤蜊光”显得呆板生硬,而真“蛤蜊光”在侧光下若隐若现,如虹似霞,像是具有生命一样,闪闪烁烁,显得十分灵动。说得通俗一点,假“蛤蜊光”和假“火石红”、假“包浆”一样,是死的;而真“蛤蜊光”是活的。 当然,要识别“死”和“活”,说难也不难,只要经过几次比较,就能具有“火眼金睛”,学会识别真假“蛤蜊光 的本领了。

四、毛蛤蜊哪里不能吃?

1/3

外壳不能吃。毛蛤蜊和其他贝壳类生物一样,有着十分坚硬的外壳。一般做的时候,厨师喜欢把外壳作为装修,让它发挥碗的功能,并且在上面撒上蒜蓉和葱花,看上去十分诱人,垂涎三尺。同时也方便食客用餐,直接拿起贝壳,一口一个毛蛤蜊肉,吃得津津有味。所以贝壳是不吃的,就是装饰物。

2/3

蛤蜊内脏不能吃。因为生活的地方水质很差,常年喜欢生活在淤泥里面,很多细菌和寄生虫喜欢寄居身体里面。所以毛蛤蜊的内脏特别脏,清洗的时候,要直接扔掉。而且清洗也要注意,多清洗几遍,防止有脏物没有清理干净。

3/3

毛蛤蜊没煮熟不能吃。前面提到容易成为细菌和微生物寄居的地方,体内难免会有各种细菌,如果没有煮熟就入口,很有可能会感染上病菌。早些年前,在上海就发生过因为吃毛蛤蜊引起的大规模甲肝流行性传染病,者充分说明不煮熟真的不能食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